2011-08-17 01:25:13
8月16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1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
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我國經常項目順差98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793億美元,繼續呈現“雙順差”。二季度經常項目順差696億美元,較一季度288億環比增141.67%。不過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670億美元,環比一季度回落。
分析人士表示,“雙順差”格局延續之下,外匯儲備增速不減,令外匯多元化投資壓力更大。
外管局同時在昨日公布了上半年打擊“熱錢”的成果,并強調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將對“熱錢”流入保持高壓態勢。
“雙順差”格局延續據外管局統計數據披露,在二季度696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順差中,貨物貿易順差685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08億美元,收益順差44億美元,經常轉移順差75億美元。而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順差67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402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1365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增加1369億美元 (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2億美元。
另外,2011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順差1793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增加2777億美元。
“從二季度的數據分析,經常項目順差的增幅較大,這無疑能反映出中國對外貿易出口在逐漸回升。”北京通達投資首席分析師李鵬濤分析師說。
對比今年一季度數據,二季度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達到了578億美元,接近一季度120億順差的5倍。
此外,李鵬濤還表示,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較一季度861億美元回落較大,可以看到資本流入的意愿在逐漸降低,不排除有流出的可能。“人民幣已經有一定幅度的升值,但是美元指數沒有出現明顯貶值。熱錢當前的流向還不能清楚的判斷。”
平安證券分析人士稱,從中國的經濟環境分析,未來熱錢的流入壓力仍會很大。“長期來看,中國外貿進出口仍持續順差,人民幣還有升值壓力,所以,熱錢也會流入逐利。”
外管局對熱錢保持高壓據外管局公告,今年上半年,外匯管理部門繼續保持打擊“熱錢”的高壓態勢,查處各類外匯違法違規案件1865件,涉案金額超過16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6.2%和26.9%。
外管局全面推廣外匯非現場檢查系統,對各類市場主體外匯收支活動實施全方位監測。上半年,各地外匯管理部門共開展了80多項專項檢查,并查處了廣東、上海、江蘇、山東、廣西和海南等地的一批大案要案。上半年外匯管理部門共處行政罰沒款2.6億元人民幣,已超過去年全年罰沒款總額2.43億元人民幣。
在已查處的金融機構外匯違規行為中,短期外債超指標、違反規定辦理結匯與售匯業務、違規辦理資本項目資金收付、未對經常項目收付單證的真實性進行合理審查等較為突出。前三類違規行為的涉案金額總計達到了92.7億美元,占全部涉案金額的57.9%。
在已查處的企業外匯違規行為中,違反規定擅自改變外匯或者結匯人民幣資金用途最為突出,其次是違反外債管理規定行為,再次是違規將外匯匯入境內或非法結匯行為,上述三類違規行為的涉案金額總計達到了25.1億美元,占全部涉案金額的15.7%。
外管稱,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外匯管理部門將繼續嚴厲打擊跨境資金違規流動,特別是對“熱錢”流入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提升檢查手段,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