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1-08-02 08:35:21
市場期待已久的光伏電價終于出臺,國家發改委昨日下發通知,對非招標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有分析認為,此舉為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啟動提供了良機,對行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形成真正利好。
根據通知,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年底前建成投產、但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今年7月1日及以后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今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今年年底前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各地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長江證券(000783)分析師鄒戈認為,光伏電價的出臺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國內光伏市場的真正啟動。行業對比發現,上網電價法出臺以后,國內的風電市場啟動;跨國對比發現,上網電價法出臺以后,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市場才開始爆發。
作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的新能源,是我國近年政策大力扶持的重點,而光伏發電又是近年發展最快的新能源。雖然國家對光伏發電市場進行了大力扶持,但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尚未真正啟動。我國是光伏生產大國,卻一直不是光伏市場大國。據統計,2010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8GW,占全球市場的約50%,但2010年國內光伏裝機規模僅為520MW,其所用組件僅占國內總產量的約6%,也就是說超過90%的國產組件出口到了海外市場。
有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光伏市場的持續低迷,恰好為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啟動提供了良機。前些年國外市場需求旺盛,且外銷價格更高,降低了國內市場對于光伏組件生產商的吸引力,阻礙了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發展。大同證券(博客,微博)分析師蔡文彬表示,在當前國外需求放緩,行業競爭激烈導致組件價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國內市場的吸引力將大幅提升。因此,當前國內光伏市場激烈競爭,帶來豐富而便宜的光伏組件,將為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啟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雖然此次政策的發布被認為對光伏行業發展長期有利,但也有觀點認為,目前的政策仍然存在需要明確的地方。華泰聯合分析師王海生就指出,政策并未規定企業享受補貼電價的年限,造成收益率無法計算,銀行難以為項目貸款;且只說是會繼續下調電價,但沒說時間和力度。
王海生認為,與電力央企進行戰略性合作的組件企業,政策對其是實質性利好。受益企業包括超日太陽(002506)(002506)、海通集團(600537)(600537)、航天機電(600151)(600151)等。其中,超日太陽是A股市場交易的上市公司中,唯一入圍西藏電站招標的企業,公司持有日喀則10MW項目80%股權,將在年內建成并網,已具備先發優勢。分析認為,光伏補貼電價的出臺,最為利好的是西藏的光伏投資,是全國唯一具備高投資回報的地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