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1-07-28 08:45:24
編者按:作為衡量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性重要因素之一,高管層的穩定與否一向與上市公司呈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態。然而,就在中報即將披露的關鍵時刻,不足一月兩市已有84家公司董監高宣布離職,而離職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門。他們的離去是正常調動還是另有所圖?《證券日報》特將這些離職的眾生相攝取如下,以助投資者明辨真偽。
本報記者 許潔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從7月1日至7月27日,兩市共計有8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董監高的離職公告。這也意味著7月份平均每天就有3位高管辭職。而從統計結果來看,深市共有57家公司發布高管辭職公告,成為了離職“重災區”。
對于辭職理由,公司在公告中會稱是工作調動、個人原因以及身體原因,但這些含糊的解釋并不能讓市場信服,因為高管辭職的隱性動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投資者對公司的判斷。
五名董事長辭職
據統計,7月份金鉬股份(601958)董事長宣布辭職。
由于工作變動,金鉬股份董事長馬寶平、總經理張繼祥先生和總會計師馬祥志于2011年7月5日分別向公司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公司管理層與大股東矛盾激化的小道消息一度在市場上傳播。不過,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上述三位高管屬于陜西省國資委主持下的正常人事變動,三位高管去陜西有色和金鉬集團就職,屬于“升遷”。
7月7日,貝因美(002570)發布公司創始人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請求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公司總經理的職務。但公司4月12日剛剛上市,謝宏的離職原因令人不解。
露天煤業(002128)董事會于2011年7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劉政權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稱劉政權由于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以及在公司董事會擔任的所有職務。不過,坊間傳言,劉政權的離職并非單純工作變動,或涉及到一些違規行為,但公司也未對此予以解釋。
國恒鐵路(000594)董事長劉正浩7月22日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等一切職務。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其辭職前一天,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熊貓煙花(600599)董事長趙偉平7月25日也是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以及在公司董事會擔任的所有職務。并且,趙偉平辭職之前,曾經因為多次違反法律法規被投資者稱為資本市場的“慣犯”。
九公司董秘辭職
根據統計顯示,本月內已有天威保變(600550)9家公司董秘宣布辭去董秘一職。
除了神開股份(002278)董秘因為年齡原因辭職,其余六家公司董秘均稱為工作原因辭職。但真的是單純的工作原因嗎?
ST方源就因為關聯交易問題多多,7月份被證監局要求整改,但董秘方遒在辭去所任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職務后,經總裁提名,繼續擔任公司常務副總裁一職,負責公司日常管理并協助總裁負責公司全面管理。
因信息披露不及時,錢江摩托(000913)董秘林先進被證監會給予警告,并處以3萬元罰款。不過,其只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而是擔任公司其它工作。
麗江旅游(002033)董秘則稱為了更好履行財務總監職責而辭去兼職董秘一職。
吉鑫科技(601218)董秘席慶彬稱因工作變動,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及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職務。但其還有一個職務,就是公司的副總經理,并且持有公司8萬股股票。
不過,最夸張的辭職當屬寶勝股份(600973)。7月22日,寶勝股份一天六位高管同時辭職,凸顯了公司內部矛盾重重。由于退休及當地政府另有任用不宜再擔任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職務等原因,公司董事夏禮誠和呂家國;公司董事、總裁唐崇健;公司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翟立鋒,公司副總裁江玲;公司監事、監事會主席尤嘉等六位高管提出書面辭職,但尤嘉的辭職申請自送達監事會之日起生效,其他五位董事沒有正式被批準。因為董事的辭職將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公司章程》規定人數的2/3,在補選出的新董事就任前,上述五位董事仍將履行董事職務。
持股高管辭職或為套現鋪路
除了因為工作原因、個人原因和年齡原因辭職的外,為日后減持鋪路也成為很多董監高辭職的動機之一。
安居寶(300155)董事趙忠秀持有公司80萬股,且未在公司領取報酬。新聯電子(002546)離職董秘馬振興持有公司30萬股,其因個人原因,向董事會請求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不過,對于這些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高管來說,離職或為減持鋪路。
按照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的高管所持股份一般都有一至三年不等的限售期,但如果辭職,則其限售期僅為半年。并且,與在任時“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規定相比,高管辭職后減持的規模和自由度將大大增加。
NextPage
金鉬股份三高管集體辭職
新任董事長昨選出總會計師仍缺位
本報記者 馬燕
金鉬股份7月5日晚間發布的高管辭職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馬寶平、總經理張繼祥和總會計師馬祥志同時于7月5日遞交辭職報告書。
集體高升至集團母公司
根據公告,馬寶平辭去公司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和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召集人以及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張繼祥先生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馬祥志先生辭去公司總會計師職務。根據有關規定,上述辭職報告自送達董事會時生效,以上人員不再擔任公司相應職務。
公告還稱,馬寶平辭職后,不影響董事會正常工作,董事長不能履職期間,由副董事長馬保平先生履行董事長職務。
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三位核心高管同時遞交辭呈,又未及時說明原委,難免引起外界猜測。
禁不住輿論影響,7月6日下午金鉬股份的官方網站轉發了一則《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任職情況》的消息。
根據這則消息,金鉬股份原董事長馬寶平將出任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黨委委員,并且在已經是金鉬集團董事的基礎上同時升任金鉬集團董事長。而原總經理張繼祥先生也升任金鉬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原總會計師馬祥志更是升任金鉬集團副總經理。
根據歷史資料,馬寶平、張繼祥和馬祥志都曾在金鉬股份的母公司金鉬集團任職。此次重回金鉬集團實為升職。
董事長昨日選出
總會計師仍未有人選
盡管金鉬股份表示,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盡快完成新任董事長、總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選舉、聘任工作。但時至今日,根據金鉬股份第二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議公告和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資料,鉬股份總會計師一職仍未有人選,公司稱,在公司未聘任總會計師期間,由總經理代行該職務,即金鉬股份現任總經理馬健誠代行總會計師。而最為重要的董事長一職終于在昨日舉行的第二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上選出,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的張繼祥被選舉擔任金鉬股份第二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自2011年7月27日起至2013年5月25日止。
此次高管調任,到目前為止,金鉬股份唯一新聘任的就是新任總經理馬健誠。金鉬股份第二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聘任馬健誠先生擔任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議案》。同意聘任馬健誠擔任金堆城鉬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期自2011年7月8日起至2013年5月25日止。
而辭去金鉬股份總經理職務的張繼祥除升任金鉬集團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也在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被提名為金鉬股份董事。
高管均有深厚集團背景
資料顯示,金鉬股份是由金鉬集團聯合太鋼集團、東方集團(600811)以及寶鋼集團共同發起設立。金鉬集團實為金鉬股份的母公司,以76%的持股比例絕對控股金鉬股份。而此次無論是高升的高管抑或是新聘任的高管,都有著深厚的金鉬集團淵源。
原董事長馬寶平2008年至今任金鉬集團總經理,現任代董事長馬保平現在也兼任金鉬集團副總經理和金鉬集團董事會副董事長。原總經理張繼祥也曾任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紀委書記、副總經理、監事會主席,原總會計師馬祥志則曾任金鉬集團財務處處長。
新聘任的總經理馬健誠,亦曾任金鉬集團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NextPage
上市不足3個月貝因美董事長辭職
中央財經大學胡小柯教授表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承諾期限與辭職與否沒有關聯
本報記者矯月
7月7日,貝因美發布公司創始人謝宏因個人健康原因請求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公司總經理的職務的公告。公告發布后,引起了市場人士的質疑,認為剛于4月12日上市的貝因美至今還不足3個月,董事長便提出辭職是否為了套現?
面對質疑,貝因美相關部門給出了與套現無關,純粹是身體原因的回答。
中央財經大學胡小柯教授也向本報記者否決了董事長辭職是為了套現的可能性。他表示:“作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應該按他原本所承諾的持股期限來計算,如果承諾期限是36個月的話,不會因為辭職而有改變。”
消息發布后,貝因美7月6日開盤后即下跌2.61%,全天收報35.88元,跌0.88%。之后,貝因美的股價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直至昨日以33.83元/股開盤,后以35元/股收盤。
質疑董事長為套現辭職
貝因美公告稱謝宏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公司董事會7月5日已接受其辭呈并生效。同日,公司監事鄭延海因個人原因辭職。公司稱他們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運營。
作為發起人之一、持有公司市值超過32億的謝宏辭職讓外界頗多疑問。
公開資料顯示,貝因美的第一大股東是貝因美集團,持有上市公司38.66%的股份,而謝宏通過持有貝因美集團55%股權而間接持有貝因美21.26%的股份,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按照辭職公告第二天7月6日公司股票的收盤價35.88元/股計,謝宏所持股票市值超過32億元。
2010年11月4日深交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買賣本公司股票行為的通知》規定,新股上市后6個月內申報離職的高管,從申報離職之日起18個月內不得轉讓公司股份;從第7個月到第12個月之間離職的,則12個月內不得轉讓公司股份。
根據這一規定,新股上市后的第七個月是高管辭職以取得套現資格的最佳時間。也正是因為這一規定的出臺,令媒體質疑謝宏的辭職或因套現的說法。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胡小柯教授向記者談到,一般來說,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管在任職期間需要遵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離職半年后,則可以不用遵守公司法的規定而可以隨意減持。不過,由于,謝宏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此,按證券法的規定,必須要等待承諾的36個月之后,才可以減持。這與他辭職不辭職沒有關系。
謝宏辭職實出無奈
新任董事長能否勝任?
貝因美董事長謝宏辭職后,多家媒體給予了關注。同時,在媒體訪問中,貝因美的員工也給予了誠懇的評價。
“董事長確實是因為身體原因辭職的,他是個事業心比較強的人,但他有高血壓、高血脂,還有糖尿病。據我了解,他因身體原因有一個月沒上班了”,貝因美一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謝總能做出這一決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本報記者從瀏覽謝宏的微博后發現,謝宏在微博中的發言日期最后截止于6月份,進入7月份以來,謝宏再也沒有在微博中發表言論,而在此前,謝宏幾乎每個月都會有發言。
曾擔任貝因美銷售總監、營銷專家俞雷對媒體講道,“謝宏辭職應該是身體出了狀況,以他的性格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放棄公司的管理權。謝宏一直親抓業務而不放權,同時其用了大量的親戚、同學以及同鄉等,因此貝因美本質上像個家族企業。所以這次謝宏離職,公司在人才體系上可能存在對接的問題,但是他的離開也可能會創造出新的貝因美。”
雖然貝因美表示謝宏的離職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但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謝宏的辭職對于來說公司仍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指出:“不論對于監管機構還是投資者來說,企業上市時,謝宏是作為團隊的成員來推薦的,而上市不久后就離開,這對投資者是不負責任的。”
據了解,謝宏是我國第一批食品衛生(現為食品安全)專業本科生,畢業后曾在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前身)、浙江大學學習及工作,期間從事食品科學、嬰童生養教知識研究。1992年,創辦“貝因美”。
謝宏辭職后,接任貝因美董事長一職的朱德宇是于2002年加入貝因美,曾任公司副董事長、貝因美集團董事兼總經理。目前,貝因美董事會已選舉朱德宇為公司新董事長。朱德宇提名由副總經理葉宏擔任總經理一職。近期,董事會又選舉楊博鴻為副董事長。
據記者調查,朱德宇和楊博鴻都持有貝因美大股東貝因美集團的股份,分別占集團總股數比的2.7%和0.24%。
NextPage
露天煤業半年換3任董事長
劉政權上任3個月即辭職
分析師認為,或許是集團為接下來的資產注入做鋪墊
本報記者 陳雅瓊
露天煤業(002128.SZ)董事長劉政權上任僅3個月便辭職,公告中的解釋是由于“工作變動原因”。而公司7月27日公布的半年報中,董事長一欄已變更為劉明勝。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露天煤業董事長已經易主三人。
盡管外界對此事有各種猜想,但一位跟蹤露天煤業的分析師表示,露天煤業屬于國有企業,董事長劉政權個人沒有股份,不像其他一些上市公司高管辭職主要以套現為目的,因此不存在利益關系。
這位分析師表示,考慮到公司大股東中電投蒙東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蒙東能源集團)的資產注入承諾,以及兩任董事長都有白音華煤電公司任職的背景,這樣的任職安排或許跟資產注入有關。《證券日報》記者致電露天煤業證券部門,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未能證實該分析師的以上猜想。
董事長3個月即辭職
露天煤業控股股東蒙東能源集團持有公司總股本的70.46%,公司4月之前的董事長王樹東同時也是其控股股東的法人代表。王樹東現年46歲,曾于2008年2月起任蒙東能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07年12月18日起在露天煤業擔任董事長。
公告顯示,2011年4月14日,露天煤業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通遼市科爾沁迎賓館召開。公司現有的12名董事,除王沖、王大慶因公務委托他人表決,其余10名董事均參加現場表決,會議選舉劉政權任公司董事長,王沖任公司副董事長。
根據露天煤業2010年年報,劉政權現年59歲,本科學歷,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8年11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之前曾經擔任過國家電監會華中電監局副局長、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計劃與發展部副主任、蒙東能源集團總經理。
然而,劉政權從成功當選露天煤業董事長到遞上辭呈僅僅經過了3個月,使得他的任職看起來更像一場“過渡”。
7月21日,露天煤業公告稱,董事會于2011年7月19日收到公司董事長劉政權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劉政權由于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以及在公司董事會擔任的所有職務。并宣布,辭呈送達董事會時生效;劉政權辭職后不在公司工作,也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公司換帥為何如同走馬燈?
在公司上市之初,集團曾承諾將二號露天礦(即扎哈淖爾露天礦)、三號露天礦(即白音華三號露天礦)的采礦權和白音華煤電公司股權完整轉讓給公司,將鋁電優質資產注入露天煤業,實現整體上市。目前二號露天礦的采礦權已經成功注入,剩余資產注入預期強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露天煤業“只能看注入,不看注入沒亮點。”方正證券(601901)研究報告顯示,若注入成功,預計公司將會增加產能2900萬噸,公司的總產能將升至7800萬噸。
2010年7月29日,露天煤業公布擬以9.97億元的價格收購大股東蒙東能源持有的扎哈淖爾露天礦采礦權及相關資產和負債,資產注入之前股價提前啟動,10個交易日上漲了約20%。當年9月16日,公司副總經理焉樹新和王志田辭職,與劉政權一樣是“由于工作變動原因”。
在王樹東以董事長身份主持的最后一次董事會上,即2011年3月18日,露天煤業擬投資15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扎魯特旗扎哈淖爾煤業有限公司”,目的是整合原有扎哈淖爾區域所有資源和資產,對其進行集中管理,進一步提高扎哈淖爾區域資產運營效率。
  不到一個月,劉政權便走馬上任。根據公告,對于他的辭職令露天煤業事先并沒有充分的準備,董事長“青黃不接”之際,是由副董事長王沖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而公司新任的董事長劉明勝在2010年尚不屬于公司董事之列。公開資料顯示,劉明勝今年2月時的身份是蒙東能源集團副總經理。至于這是不是為注入三號露天礦做鋪墊,公司方面未作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