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7 01:13:50
微軟一直懂得專利保護,在智能手機領域,微軟也借專利與Android死磕起來。有數據顯示,依靠向使用Android系統的終端廠商收取專利費用,微軟每年可能獲得9億美元的收入。但尷尬的是,這筆收入遠遠高于WindowsPhone的相關收入。WindowsPhone7系統發布一年來,雖然得到不少專業人士的好評,但在Android和蘋果的兩分天下,卻遭遇應用支持、終端制造商和消費者的冷臉。
出專利牌死磕Android 借著專利保護,微軟百般為難Android,甚至不惜聯手昔日宿敵蘋果。今年上半年,谷歌意圖收購北電網絡旗下6000多項專利,拋出9億美元的報價;誰知半路殺出一群“程咬金”:蘋果、微軟和RIM等6家公司聯合以45億美元的價格,在6月底成功競購這6000多項專利。有消息指出,在45億美元的總金額中,蘋果和微軟貢獻最多。除此之外,微軟和蘋果在對Android專利訴訟上也達成了一致。
早在2010年4月,微軟與HTC達成授權協議,每生產一部Android手機向微軟支付5美元。另外,微軟已提出向三星索要每部谷歌手機15美元的專利授權費。
效仿微軟的做法,蘋果也將“槍口”對準了為Android操作系統增長立下汗馬功勞的三星和HTC。在蘋果控告HTC的專利侵權案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初步判定,HTC在兩項專利上敗訴。
曾經推出過Windows系統手機的宇龍酷派市場總監古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當時也向微軟繳納相關費用,但是自2011年開始,它們轉做Android系統。
權威統計機構預計,通過向三星等終端廠商收取專利費用,微軟每年的專利收入可達到9億美元。但微軟的WindowPhone7發布已經一年了,微軟每年依靠該系統獲得的專利費用大概是1.8億美元,遠遠低于來自Android的收入。
對于可能面臨的專利紛爭,古勇表示,“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相關消息說要繳納Android專利費用,但是會密切關注。”多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生產Android手機需要繳納專利費用,其他一些小廠商會有成本上的考量。
手機制造商不感興趣雖然微軟對WindowsPhone寄予厚望,但手機廠商對該系統似乎并不感冒。
今年以來在智能手機領域重金布局的華為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華為還沒有推出WindowsPhone的手機,但他們一直在密切關注WindowsPhone的市場動態,不排除未來做相關溝通。
相比之下,“同城兄弟”中興卻早一步布局該市場。微軟在WPC2011大會上展示了4款基于Mango的WindowsPhone手機,其中一款就來自中興。隨后,中興通訊智能終端負責人羅忠生在微博上展示了另一款WindowsPhone手機。
“目前中興通訊尚未正式推出WindowsPhone手機,但確實正在進行相關的研發。”中興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相信隨著Windows移動系統的成熟,未來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據了解,目前HTC、三星、LG等都推出了WindowsPhone,但型號均較少,在Android和Windows兩個系統之間,大多數品牌更青睞前者。
宇龍酷派在去年轉向Android系統的開發后,就放下了WindowsPhone系統。古勇指出,“并行研發對手機廠商要求較高,研發和營銷都需要雙重投入,成本較高。”
根據Gartner5月份公布的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手機共出貨3627萬臺,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同期的9.6%升至36%;蘋果手機操作系統iOS的市場占有率從上年同期的15.3%升至16.8%,出貨量增長至1689萬臺;而微軟Windows系統手機占有率從去年的6.8%暴跌至3.6%。
另外,在應用領域,WindowsPhone得到的支持更是稀少。今年5月,微軟軟件商店的應用程序才突破2萬款。而且,目前微軟的應用商店只向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開放。記者采訪了國內幾家應用開發商,他們都表示還沒有開發支持WindowsPhone系統的軟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