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07-21 09:35:41
“大到不能倒”這樣的光榮頭銜,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認領的,尤其是在銀行業。
周二,負責全球銀行業監管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公布了一份咨詢文件,其中圈定了28家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或俗稱“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并建議對這些銀行實施附加資本金要求,以避免金融危機重演。
巴塞爾委員會同時羅列了“大到不能倒”銀行的評定標準,相關建議已獲得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的支持,并將于11月初提交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核準。
根據文件,評定標準主要包括銀行規模、與其他銀行的關聯度以及在某類業務或市場中的可替代性。此外,一家銀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如何,也是評定其是否屬于“大到不能倒”之列的重要指標。依據這些標準,巴塞爾委員會認定,全球范圍內有28家銀行屬于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大到不能倒”銀行,相應的,這些銀行需要具備額外的抵御損失能力。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巴塞爾委員會并沒有同時公布這28家獲得認定的銀行的名稱。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上月發布報告稱,匯豐控股、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以及法國巴黎銀行可能面臨最嚴厲的額外資本金要求。其他可能受制于更高的資本金要求的銀行還可能包括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巴克萊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
不過,僅從消息公布后業界的反應看,似乎并沒有多少人愿意主動領受這樣的“榮譽”,甚至于,一些機構似乎在努力撇清關系。加拿大銀行業監管機構的發言人20日稱,加拿大的銀行并不在28家銀行之列。該發言人還補充說,加銀行業的健康狀況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幾乎在同時,一家日資大型跨國銀行的發言人也表示,該行“不可能”有資格入選“大到不能倒”銀行的名單。
一場始于雷曼兄弟破產的全球金融浩劫,讓美國乃至全球金融監管部門對于大型系統性重要銀行的關注度提到了從未有過的水平。也正是為了避免悲劇重演,監管部門才煞費苦心地要推出一個全球性的“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以重點加以監控。
然而,入選“大到不能倒”就好比一枚硬幣的兩面——入選無疑是對銀行自身實力和影響力的肯定,對于公司的品牌、信用評級等各方面來說都是好事;但入選也意味著要承受更高的成本,具體來說就是要符合更高的資本金要求。
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聲明,入選“大到不能倒”名單的銀行將面臨1%至2.5%的附加資本金要求,附加資本必須完全由普通股權益構成。該委員會還提議,在特定條件下,最具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在滿足最高的附加資本要求之后,還必須額外滿足1%的附加資本要求,這就使一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可能面臨最高3.5%的附加資本,當然也是一筆不菲的額外成本。
按照巴塞爾委員會的計劃,針對“大到不能倒”銀行的附加資本要求將從2016年起分階段逐步實施,并在2019年1月完全生效。
無論如何,對納稅人而言,圈定一些最“大到不能倒”的銀行應該是好事。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的穩定來說,找出“大到不能倒”并予以重點“關照”也是必要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