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A股或將迎來資金“活水”

中國證券報 2011-07-01 08:41:05

  不知是股市跟不上經濟節奏,還是經濟跟不上股市步伐,股市反正難以與經濟同步。最近一段時間,依舊看不到美妙的全球經濟前景,而市場又有不少人擔心中國經濟下滑。但擔心歸擔心,只要有錢,股市就總能漲一漲。A股市場最近的反彈或許跟市場的資金格局悄然生變有關。近期,三個關于資金面的細節值得關注:一是銀監會開始整治銀行理財產品;二是創業板發行價驟降,而新股發行市盈率也在下降;三是市場預期投資需求處于下降過程當中。這三個細節也許意味著A股市場將迎來資金活水。

  理財產品或難延續瘋狂

  今年以來,市場一直流行著一種邏輯。這個邏輯大體上是這樣: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往下走,居民存款有一段時間也在搬家,這意味著有一批資金在找出路。那么,資金究竟是去了哪里呢?房價在跌,股市不好,債市也波瀾不驚,諸如文物市場、貴金屬市場等容量并不大。最后有人得出結論,這些資金去了銀行理財市場。而從統計數據來看,銀行理財產品今年突然多了起來。根據監管部門統計,今年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的存量就達1.9萬億元,而四、五月份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更大。有分析人士甚至認為,理財產品的發行到了一種非理性狀態。

  不過,這種情形可能會迎來拐點。6月29日,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文件劍指銀行理財產品的不規范銷售,強調商業銀行必須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而從現實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過多,而現實投資渠道過窄,這樣會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的確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風險。

  分析人士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或由此趨于理性化,市場會慢慢進入到平穩階段。一旦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會影響到投資者的謹慎情緒,進入這一投資渠道的資金可能會慢慢減少。而值得關注的是,股市的估值水平并不高,目前A股整體只有16倍左右的水平,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數相比,只有其6折左右;與一年期存款倒數相比,更是只有其5折左右。股市需要的只是一個有賺錢效應的行情。

  一級市場熱潮或逐漸退去

  之前,由于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不斷創出新高,一些創投資金獲利巨大,一級市場也在較大程度上分流了二級市場的資金,特別是一些主力資金。但目前這種情況正在發行變化,創投資金進入一級市場的成本并未下降,進入PE大多仍在8-10倍,但二級市場的發行價和發行市盈率下降得卻很快。最重要的是,新近上市的不少公司報出的中報業績并不盡如人意,市場表現更是較為慘淡。

  從創業板來看,創業板最高的發行價是110元的湯臣倍健(300146),如今到9元的東寶生物(300239),創業板個股發行價可以說逐漸走下神壇。而從發行市盈率來看,創業板發行市盈率最高的為新研股份(300159)達150.82倍,去年底發行;6月20日發行的美晨科技(300237)首發市盈率只有18.12倍。6月份發行的創業板股票,首發市盈率普遍在20-30倍上下。中小板的情況也較為類似,6月1日發行的萬安科技(002590),首發市盈率只有17.93倍,最近發行的股票首發市盈率普遍也在20-30倍之間。主板甚至出現了首發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的股票。

  如果新股上市后表現依然較好,那么創投項目依然是有利可圖的。但即使低價發行,最近新股上市后的表現也并不算突出。更為重要的是,很多新股上市后,成長性并未體現出來,很難吸引到資金。相反,一些老股票在上市幾年之后,經營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估值水平也不高,成長性卻非常好。這些股票的吸引力并不遜于大部分創投項目。

  總需求預期下降或擠出資金

  另外一個可能影響資金變局的因素是實體經濟的總需求預期開始下降,特別是投資預期和外需預期。據一些機構預測,未來4-5年公路、鐵路和房地產投資規模可能會要比2010年下降10%-20%左右的水平。而從外圍的經濟情況來看,持續低增長可能持續數年,這意味著出口增長的輝煌盛景這幾年難以再現。

  總需求下降,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會減速,但這對于股市來說可能并不是太壞的事情。因為M2的總量目前已經達到了近76.34萬億元,這幾乎相當于GDP總量的兩倍,可以說存量資金依然相當充沛。而目前M2的增速也已經接近2008年的底部水平,如果經濟減速,那么“M2增速-GDP增速-CPI”這一與股市相關性較高的指標可能往上走。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實體經濟下滑對資金產生擠出效應,再加上股票一級市場的吸引力和銀行理財市場分流資金的能力減弱,那么股票二級市場的資金或會逐漸寬松。當然,這里還有一個前提和一個矛盾:前提是股市需要有賺錢效應,矛盾是實體經濟下滑導致上市公司盈利下降是否還能吸引資金。不過,市場大多時候就是一個矛盾集合體。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