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創業板連跌四日破900點 底部來臨?

2011-04-29 01:46:52

是東山再起,還是落荒而逃?奄奄一息的創業板市場儼然第三次回到了十字路口,而處于“擠泡泡”過程中的創業板公司也再次成為市場爭論的一大焦點。

每經記者  張冬晴

 

    本周,由于幾大利空傳聞,市場跌聲一片:B股、A股、創業板無不連續下跌,甚至創出階段性新低,但投資者似乎在大跌中也找到了一點希望,那就是:股指期貨主力合約出現頑強升水,創業板市盈率也從最高時的的80.01倍回落至46.76倍,降幅超過40%。另外,下周限售股解禁壓力減輕,也給了市場一點喘息的機會。

    自4月25日以來,滬、深A股市場出現了連續4個交易日的單邊下跌行情,上證指數再次跌穿3000點整數大關、繼續向下尋求支撐。

    與此同時,另一個戰場早已血雨腥風——創業板綜合指數在第三次擊穿1000點整數關口之后,昨日(4月28日)午后“900點戰役”再次功虧一簣,最終以創出893.13點歷史新低的敗局收場,并在短短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9.87%。

    是東山再起,還是落荒而逃?奄奄一息的創業板市場儼然第三次回到了十字路口,而處于“擠泡泡”過程中的創業板公司也再次成為市場爭論的一大焦點。

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9.87%

 

    4月份以來,滬、深兩市稀土概念、鋼鐵股和化工板塊陸續登場,題材概念性熱點層出不窮,沉寂多時的市場再次呈現出初夏的燥熱,上證指數搖搖擺擺站上3000點整數關更是催發市場牛市已來臨的幻覺。

    不過,炒作的故事總是有很多相似性。與以往市場階段性調整行情來臨前夕所出現的個股極度瘋狂一樣,本輪鋼鐵、化工板塊個股的過度炒作行情已經宣告危險又一次逼近。

    從4月25日開始,在沒有新的市場熱點有效承接之后,滬、深兩市掉頭向下轉入調整行情,年報、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的創業板個股陸續曝光,各種神話、光環也漸漸褪去,而創業板市場的調整已先行一步。

    統計顯示,4月25日以來的短短4個交易日,創業板綜合指數累計下跌9.87%,在第三次擊穿1000點整數關口后潰不成軍,900點整數關口也未能幸免,同時還創出自2010年8月20日創業板指數正式推出以來的歷史新低893.13點。

    據Wind數據統計,中瑞思創(300078,收盤價23.00元)、雷曼光電(300162,收盤價27.22元)、達剛路機(300103,收盤價28.26元)和康芝藥業(300086,收盤價20.12元)等年報、一季報出現業績變臉的創業板類個股跌幅居滬、深兩市個股跌幅榜前列。

    同時,創業板三大高價股湯臣倍健(300146,收盤價101.40元)、沃森生物(300142,收盤價96.03元)和碧水源(300070,收盤價88.09元)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其中湯臣倍健已經向下考驗100元/股的整數關,而沃森生物和碧水源股價已由三位數跌至“兩位數俱樂部”。

    此外,近期新登陸創業板的聚光科技  (300203,收盤價16.96元)、舒泰神(300204,收盤價42.70元)和天喻信息(300205,收盤價32.70元)等一大批上市公司發行市盈率逐漸回歸,同時破發潮再次愈演愈烈。

46倍VS80倍  “擠泡泡”結束?

 

    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不少市場人士紛紛發表觀點稱漸行漸近的新三板將對創業板和中小板帶來不小的沖擊,隨之而來的“擠泡泡”行情似乎也在印證這一觀點。

    近日,在看似誘人的高比例分紅背后,曾經頂著各種光環、戴著高成長帽子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卻相繼被曝出年報、一季報的業績地雷,這讓不少投資者避之不及。

    深圳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8日收盤,創業板20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7483.60億元,流通市值為2200.70億元,平均市盈率為46.76倍。

    同樣來自深交所的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以來創業板總市值最高峰為3月24日所創出的8398.56億元,而流通市值最高峰則是4月21日所創出的2401.23億元。而今年以來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的峰值則是在1月4日所創出的80.01倍,而目前則已經回落至46.76倍,降幅超過4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8月份,新三板公司聯飛翔(430037,收盤價7.90元)擬以每股5.5元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900萬股,對應2009年攤薄市盈率高達39倍,已經非常接近甚至超過目前創業板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同時,目前深圳主板平均市盈率為26.08倍,中小板為37.30倍。

    那么,這場“擠泡泡”到底是開始還是結束呢?

893.13點或仍非底部

 

    創業板綜合指數周一以來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9.87%,而創業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已回落至目前的46.76倍,與深圳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經非常接近。

    在連續三次跌穿1000點整數關口并創出893.13點歷史新低之后,曾經多次被“擠泡泡”的創業板市場是否真已見底?

    國盛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萬克儀表示,盡管創業板估值水平已經明顯下降,甚至逐漸接近相對合理區域,但是貨幣政策收緊的累積效應將直接導致上市公司的業績與估值同步回落,從高估到合理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要從合理走到低估情形,市場才有望出現新的轉機。

相關新聞

 

B股昨盤中又現8%跌幅

 

每經記者  張冬晴

 

    在QE2、資本利得稅和國際板等一系列利空傳聞的陰霾漸散之后,昨日(4月28日)B股市場再次上演斷崖式跳水秀,盤中驚現又一個逼近8%的瞬間跌幅。盡管繼續在大幅跳水之后出現反彈,但4月25日以來的短短4個交易日,B股指數跌幅已經高達10.13%。

    對于持續震蕩攀升長達29個月的B股市場來說,跌幅甩出一個“跌停板”并不多見。大幅放量殺跌的背后,是否意味著B股市場獨享的牛市行情正式宣告結束?

4個交易日重挫10%

 

    實際上,自從2008年10月28日創下86.44點階段紀錄之后,B股市場走勢基本上與A股背離,甚至在隨后的29個月時間里始終處于震蕩攀升的“牛市”格局,B股指數更是創出329.54點的反彈新高,距離2007年10月大牛市見頂時的394.21點只有一步之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B股悄然進行牛市行情的29個月時間里,盡管震蕩攀升途中也出現過幾次明顯回調,但近4個交易日出現10.13%的跌幅顯得非常罕見,這一現象在2007年“5·30”大跌和2008年牛市結束后的行情中才頻頻上演過。

    其中,去年4月中旬開始的滬、深兩市調整行情中,B股市場也未能幸免,但在加速殺跌的第二周也只是下跌9.81%。盡管當時階段性調整吞噬了超過22%的漲勢,但在隨后的10月份就輕松收復失地并不斷創出反彈新高。

    與2007年“5·30”大跌行情相比,目前B股市場連日的大幅放量殺跌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在大牛市結束后的2008年,B股市場更是頻頻出現大幅下跌。

投資大戶或尚未離場

 

    據滬、深交所數據統計,截至4月27日,滬、深交易所B股各有54家,總市值分別為957.83億美元、1113.96億港幣,流通市值分別為957.83億美元、1106.42億港幣,平均市盈率分別為23.17倍、13.67倍。而來自上交所的統計顯示,截至4月28日收盤,滬深A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也只有22.52倍。

    可見,滬、深兩市的B股規模不大,且平均市盈率仍然不高。

    那么,對于當前再次轉入大幅放量殺跌之后,B股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國盛證券金融研究所所長萬克儀表示,長期以來,B股市場的發展始終處于停滯狀態,目前市場規模依然非常有限,而參與其中的中小投資者比例也較低。

    “實際上,從B股市場運行狀況看,基本上就是一些大的投資者在倒騰。”萬克儀表示,“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見底后,B股基本上完全脫離了A股,這兩年已經走出了一輪大牛市行情。”

    對于目前的B股調整行情,萬克儀認為,“無論是成交量還是跌幅,都還看不出這些大的投資者離場的跡象,目前應該還是維持在原有的箱體震蕩格局之中。上證B股指數是震蕩創出新高之后回落,而深證B股指數箱體震蕩特征則更明顯,將近半年的箱體格局并沒有打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