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2 02:20:14
隨著市場資金面趨緊,《每日經濟新聞》昨日(3月1日)調查發現,擔保公司主營的擔保業務迎來發展盛宴,業務員們紛紛主動攬客搶占資金掮客市場。
與此同時,大多數擔保公司還衍生出了短期融資業務,期限通常半年,年化利率最高達40%。
記者從上海市擔保行業協會了解到,隨著銀監會等七部委此前規定,擔保公司必須在2011年3月31日前完成規范整頓,達到監管要求,才能獲得準入牌照,滬上擔保公司正在積極配合金融辦地方機構處完成牌照的更新工作。
擔保公司成資金掮客記者昨天在網上輸入 “融資擔保公司”的字樣,隨即彈出大量“貸款無抵押、權威擔保公司”之類的廣告,隨機點擊進入后發現,除了為資金需求方和銀行牽線搭橋外,甚至直接可以辦理借貸業務。
記者隨后聯系了一家北京的擔保公司,意外的是,業務員對擔保業務只字不提,只是表示如果在北京有房產,即使開不出收入證明,也可以幫客戶從銀行拿到貸款,且用途不限。客戶只要簽署一個反擔保的協議,并且支付2%的擔保費,就能輕松拿到數十萬元的貸款。
《每日經濟新聞》調查發現,擔保公司從事擔保業務,一般按照融資金額收取2%至5%不等的擔保費,一般是3%,風險高的項目擔保費則達到5%。
華融資產深圳分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擔保行業目前的特點是規模整體不大,全國范圍內缺乏資信能力較高的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的主營業務以擔保為主,在目前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擔保公司也迎來了巨大的商機,一邊大量攬客,一邊積極扮演著資金中介的角色。”
據稱,擔保公司和典當行、小貸公司一樣,客戶以私營的中小企業為主,這類企業缺乏抵押物或者還款能力欠缺,往往被銀行推薦給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的業務員很多都有銀行的工作經驗,熟悉銀行的操作和風控流程。因為市場上的資金需求方和資金供應方信息不對稱,擔保公司在里面可以大做文章。”一位滬上從事民間借貸咨詢服務的人士表示。
“擔保公司的人員很多就是從銀行過來的,從事擔保行業的收入由底薪和提成構成,一般按做的業務額提成至少1%,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年收入起碼10萬元以上,不比銀行低。”上述人士表示。
短期融資年化利率最高40%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擔當資金掮客外,市場上大多數擔保公司還悄悄干起了放貸的生意,且年化利率最高40%,令人咋舌。
據悉,擔保公司“不務正業”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由于民間借貸市場需求量大、利潤高,擔保公司紛紛衍生出短期融資業務,向客戶收取高額的利息。
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擔保公司的融資模式主要是為優質項目做短期拆借,期限以半個月居多,折合年化利率30%至40%不等,已經超過法律保護的銀行基準利率4倍的上限。
公開數據顯示,擔保公司的在保余額較資本金放大8倍能夠盈利,達到4.8倍才能盈虧平衡,而目前我國大部分擔保公司的放大倍數多在四五倍左右。
“因為擔保業務的利潤空間有限,一旦出現償付風險和收益難以匹配,部分擔保公司為了來錢快,索性直接向客戶發放貸款。”上述人士表示。
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河南某地的部分擔保公司則更加“靈活”,甚至“創新”出了所謂的理財業務,以高于銀行的利率為誘餌,把普通民眾的錢集中起來放貸。
至于擔保公司給客戶發放貸款的資金來源,上述人士表示,大部分是擔保公司的自有資金,但也要警惕擔保公司和銀行工作人員內外勾結,虛構項目從銀行套取低成本的資金,再投入到民間借貸市場,收益雙方分成,形成尋租的利益鏈。
滬上擔保公司更新牌照進程加快記者昨日從上海市擔保行業協會獲悉,目前滬上84家擔保公司正在積極配合上海市金融辦進行行業整頓工作,預計在本月底能全部達到整頓要求,獲得新的準入牌照。
據悉,2010年3月,銀監會、發改委、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制定出臺了《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禁止擔保公司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托發放貸款和受托投資,但是可以進行總額不高于其凈資產20%的其他投資。
按照上海市制定的 《上海市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試行辦法》,全市的擔保公司必須在2011年3月31日前進行重新登記,并允許新設融資性擔保公司。
與此同時,上海注冊融資擔保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億元,如需設立分支機構則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億元,高于此前國家規定的500萬元的準入門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每經訂報電話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