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1-01-31 09:32:12
新世紀以來中央指導“三農”工作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29日發布。這個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的文件明確將大力加強水利建設,多渠道籌集資金,力爭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文件提出,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措施包括,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完善水利建設基金政策,延長征收年限,拓寬來源渠道,增加收入規模;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等。
對此,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分析說,2010年我國水利投資是2000億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億元,這意味著未來10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龐大的水利投資將拉動相關產業爆發式發展。
博覽財經研究院吳璇稱,研究證明,每新增2000億元水利投資將拉動整個水利產業鏈約7400億元的投資:2500億元的上游產業,2000億元的下游產業以及2900億元的其他產業投資。
按照這個拉動比例,未來十年約4萬億元的水利建設總投資將撬動14.8萬億元的巨大蛋糕。
國信證券分析師邱波也認為,預計今后幾年的水利投資規模將“激增”,且持續時間長,水利水電的行業景氣周期即將來臨,并將貫穿“十二五”,甚至“十三五”,長期前景燦爛。
實際上,“新水利”即將成就的宏偉藍圖不是中國的首創。20世紀30年代,美國就把水利設施為主的公共工程建設作為主要的經濟刺激手段,不僅使西部農業獲得了飛速發展,也使水資源短缺問題得以解決,為許多城市發展高技術產業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美國聯邦政府在水利為主的農業投資領域取得了約百倍的回報!”吳璇說,這意味著,2011年發軔的中國“新水利”建設,無論是戰略意義,還是價值創造等方面,都將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