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貸摸底期限已至 四種方式分類處置
2010-11-16 01:38:05
每經記者 張瑋 發自北京
經歷了“逐包打開、逐筆核對、重新評估、整改保全”后,監管部門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清理規范逐步升級。
據悉,此前監管層已明確要求,2010年11月15日之前,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由各銀監局組織、局領導帶隊,各地銀行業協會協調下銀行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各平臺進行會談(四方會談),敲定此前劃分的四類風險定性情況,確定平臺貸款的整改處置方案,并形成會談紀要,交由地方政府、銀監局、平臺及銀行四方備案。
同時,各地銀行監管部門也在建立定期報告制度,及時監督掌握貸款處置進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業協會已制定針對地方融資平臺的債權管理工作方案,還成立分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和地方銀行業協會牽頭的政府融資平臺債權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近期多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四方約談會議不約而同組織召開,其目的也如出一轍,即共同商討平臺貸款債權問題,確定責任主體,明確四類風險定性情況,并對融資平臺公司的公司經營、現金流情況進行了解掌握。
平臺貸風險不容忽視
工行某地方分行相關人士稱,該行已接到監管部門此前下發的“關于繼續做好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自查清理和整改保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防范金融機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當務之急就是牽頭融資平臺公司,協調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的清理工作。”他指出。
某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前三季度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清查結果顯示,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幾大風險不容忽視:地方政府財政性擔保依賴過度、平臺法人權屬不清、貸款期限過長,且普遍存在整借整還、風險延期暴露問題,隱患較大。
事實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被監管層和銀行列為風險監控首宗隱患。前三季度全國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清查結果顯示,平臺貸總余額7.66萬億,而地方融資平臺衍生出的貸款風險在銀行業三季報中也有所顯現。
四種分類處置方式
記者了解到,監管部門要求依據平臺公司自身經營性現金流覆蓋情況,平臺貸款可通過整改為公司類貸款、保全分離為公司類貸款、清理回收、仍按平臺貸款處理等四種方式進行分類處置。
同時,要求各銀行要以省為單位,做好與政府相關部門及平臺公司的會談工作,通報四類風險定性情況,研究協商各類平臺貸款的整改措施。
某接近管理層人士表示,將對整改為公司類貸款實行逐戶監測。這類貸款為現金流可全覆蓋、擬整體劃轉為一般公司類管理的貸款。“各銀行要與地方政府充分溝通與協調,明確名單,明確風險承擔與問責機制,要逐戶關注整改進展和貸款要素的合規性,確保存量債務能夠按照協議約定及時足額償還。”他指出。
對于保全分離為公司類貸款和清理回收類貸款則須設定處置時間表。他表示,各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應擬定保全分離和清理回收工作推進時間安排表,通過項目剝離、公司重組、增加新的借款主體和擔保主體來補足現金流,或是通過追加股權、土地等合法足值的抵 (質)押品以及直接收回等方式,嚴格按照時限要求完成各項工作。
事實上,銀行還要協助地方政府做好不再承擔融資任務的平臺轉軌改制工作,逐戶明確地方政府的還債責任。記者了解到,對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償還本息的貸款應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制定還款計劃并落實還款措施,必要時應督促地方政府追加風險緩釋措施或逐步收回存量貸款。
新聞鏈接
財政部:規范融資平臺公司公益性項目債務的核算和報告
每經記者 周曉芳 發自北京
11月15日,財政部官網掛出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公益性項目債務核算暫行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公益性項目債務的核算和報告。專家表示,《辦法》的出臺有利于保證公益性項目融資渠道暢通、保障公益性項目列入地方政府預算從而可以順利還款,同時防范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公益性項目國有資產的流失。
光大銀行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項目債務分為公益性項目債務和盈利性項目債務,出臺的《辦法》關注公益性項目債務,這將有利于公益性項目的融資,這表明政府更加關注民生。
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博士何代欣認為,《辦法》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賬目運行狀態進行了分類細化監控。何代欣以《辦法》中“已收款項”科目舉例,他表示,從中可以看出這個科目應當設置 “一般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預算外”、“非財政性資金”等明細科目,并按照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辦法》稱,公益性項目債務的輔助核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盛宏清認為這一點很關鍵。在核定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益性項目時,這就表示其與私有公司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盈利性項目有所區別,若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等將不得流轉,有利于防范國有資產的流失。“如土地的使用權是不能作為抵押物的,從這些方面限制了公益性項目的資產流轉。”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自金融危機以來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規模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和城鎮化的進程有關,有一部分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用設施、住房和環境等方面。其中,以土地為抵押的借款和由城市政府進行綜合還款的項目最值得關注。
“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公益性項目列入地方政府的預算中,如果公益性項目虧損的話,就可以由國家財政預算進行還款,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盈利性項目則不在此列。”盛宏清表示,出臺的《辦法》將讓地方政策擔負起建設公益性項目的責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