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10-26 04:43:02
截至2010年9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2.64萬億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1/3。同時,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國所持的美國國債已達到8684億美元,占中國外匯儲備的1/3。
業內專家向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美元貶值是長期趨勢,過度集中于美元資產勢必繼續蒙受損失,但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短期內的配置選擇相當有限,投資渠道多元化進程將非常緩慢。
短期內難有美債替代品
“大規模取代美國國債是不現實的。”長江商學院金融教授周春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外匯儲備的多元化只能逐步調整。
“美元貶值是明顯的長期趨勢,(外匯儲備)過于集中于單一的美元資產,勢必繼續蒙受損失。”周春生指出,由于美聯儲的二次量化寬松政策,美元將持續貶值相當長一段時間。
但短期來看,由于面臨種種局限,中國很難將其外匯儲備從美元資產、特別是美國國債上轉移。
單從美國國債的角度看,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大幅度的減持行動可能會壓低其價格,從而使剩余的美國國債蒙受損失。此外,周春生稱,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很可能導致異常的市場波動,并將上升至政治問題。
“對一個外匯儲備達2萬億美元的國家來說,在絕大部分其他資產規模都相對太小且缺乏流動性的情況下,很難停止購買美元國債。”
來自瑞銀的報告稱,較之其他國家的政府債券,美國國債仍是目前最具流動性、并在金融危機最險惡的時候被視為最安全的資產。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流動性,其他國家的政府債券都比美國國債小得多。
“(外匯儲備)可以投向歐洲債、日本債,但是大方向還是美國國債。”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對于運用外匯儲備來對外投資、購買技術等途徑,一知名券商分析師表示,這取決于投資目的地國的政策。“存在政策方面的風險和壁壘,操作起來并不簡單。”
對于運用外匯儲備購買黃金,專家認為,適當配置黃金有益,但作用有限。周春生指出,黃金的市場容量有限,大舉收購將快速拉抬金價。“就算只用500億美元購買黃金,也有可能使金價飆升到1600美元;因此,如果(外儲)在國際市場上收購黃金的話,只能隱蔽、緩慢地進行。”
專家建議測算風險承受能力
對于外匯儲備的配置,業內專家表示,可以先系統測算政府承擔風險的能力,然后再科學地配置資產。
“作為政府管理的國民財富的一部分,和普通投資者的資產一樣,如何讓外儲持續增值,安全性和收益率是最主要的兩個考量因素。”周春生表示。
他稱,在現行制度之下,如何保證外匯儲備能夠不因全球通脹、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寬松的貨幣政策和低利率而蒙受損失,除了不能僅僅局限于美元資產、降低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之外,同時也不能局限于債券類產品。“相對來說,債券類產品的金融風險低,較穩定,但收益率也很低。”
因此,他建議,“適當提升高風險但高收益的產品,適當增加風險資產的比重。”
瑞銀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在其報告中指出,外匯儲備投資渠道多元化,將從兩個角度展開,一是通過提高美元和美國國債及準政府債券之外的其他貨幣和資產的持有比例,使官方外匯儲備多元化;二是通過將外匯更多地交給企業、銀行和個人,使外匯資產的持有者和管理者多元化。
8月27日,外管局發布《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試點的通知》,決定自2010年10月1日起,在北京等四個省(市)開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試點(以下簡稱試點),試點期限為1年。
業內資深人士對此表示,目前來看,將外匯管理交給企業,并不能直接推動投資渠道多元化進程。“只能說間接促進了這一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