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0-10-16 07:59:31
就在全球投資人還沉醉在近期美股連續大漲帶來的喜悅中時,一場可能扼殺這波漲勢的銀行業危機卻在悄悄醞釀。
周四紐約市場,銀行股全軍覆沒,美國銀行以5.2%的跌幅領跌,并拖累美股大盤一舉中止了連續四天的漲勢。因涉嫌違規實施房屋“止贖”操作,全美50個州開始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住房抵押貸款業務展開聯合調查,并要求銀行暫緩開展“止贖”業務。投資人擔心,全面查處“止贖”業務可能令銀行的房貸業務受損,并惹上沒完沒了的官司。一些分析師甚至認為,“止贖門”如果發展下去,可能給銀行業、房地產乃至美國經濟帶來新的風險,不排除就此終結這波牛市。
出于對“止贖門”可能擴大化的擔憂,亞太市場15日也一改近期強勢,普遍收低。其中,日股跌0.9%。中國香港股市跌0.4%,臺股跌0.2%。
銀行股全軍覆沒
本月13日,全美州檢察長協會宣布,美國50個州將展開聯合調查,以了解銀行等房貸發放機構是否拿不實的文件和簽名來開展“止贖”業務,即強制收回房貸戶抵押給銀行的房產。因為有跡象表明,一些銀行基于“機械化”和有漏洞的程序,隨意剝奪業主對其抵押房屋的所有權。
近期美國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的房屋數量持續高企,根據美國房地產跟蹤公司14日的報告,全美喪失抵押房產贖回權的房屋數量9月首度突破10萬套,創單月新高。報告顯示,放貸機構上月收回10.2萬套房產,是這家機構自2005年起追蹤這一數據以來最高值。這一數字8月為9.5萬套。
或許正是止贖數量的高企,讓監管層對這一領域提高了重視。近日,美國各州檢察長正在調查針對某些放貸銀行的指控,后者涉嫌未正確審核房屋止贖文件,或提交虛假陳述把拖欠償還貸款的房主趕出家門。
如果銀行被認定在止贖業務上違規,將可能面臨巨額的賠償和成本。一方面,銀行將不能繼續推進相關房貸壞賬的處置;同時,因為很多房貸都被銀行打包成證券化產品,后者在市場上出售并得到保險商的保險,一旦止贖本身涉嫌違規,相關銀行可能面臨來自投資人和保險商的索賠。比如,美國金融商品保證保險協會上個月就致函美國銀行,要求該行買回多達200億美元資料不實或不齊的房貸。另外,銀行還可能面臨無休止的法律訴訟。
受此影響,周四美國市場銀行股全線遭到拋售。美國銀行重挫5.2%,摩根大通大跌2.8%,而涵蓋多只銀行股的KBW銀行股指數下挫2.6%。
銀行股遭遇的“飛來橫禍”,也給美股大盤帶來不小壓力,一些市場人士指出,不排除股市可能就此暫停“牛步”。
本輪漲勢或終結
14日,連漲四天的美股中止了四連陽,三大指數盤中都一路走低,只是在尾盤收復了部分失地。最終,道指跌0.01%,標普500指數跌0.4%,納指跌0.2%。自9月1日以來,標普500指數已漲了12%左右。
東方匯理的一位分析師指出,對于美國銀行業“止贖門”可能擴大化的擔憂,引發了避險情緒。周五的亞太市場也一改近期的強勢,普遍收低,其中,日股跌0.9%。中國香港股市跌0.4%,臺股跌0.2%。
華爾街一位投資人士表示,金融市場向來憎恨不確定性,而此次的止贖門顯然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令人聯想到次貸危機。
還有分析師認為,考慮到股市漲勢已不小,這次的止贖門可能被投資人用來作為獲利了結的借口。
不僅是股市,債券市場近期也對銀行業面臨的上述新風險做出反應。反映美國各大銀行債券違約成本的CDS合約價格大幅飆升,顯示投資人對這些企業的財務前景深感擔憂。
以美國銀行為例,由于這家美國資產最大的銀行被認為可能在“止贖門”中受到最大的影響,該行的CDS近日持續飆升,其債信評級已淪為近“垃圾級”。
CMA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國銀行的五年期債券CDS價格14日一度上揚12.9個基點,至193.4,與全美前五大銀行的CDS平均價格相差41.1個基點,創歷史新高。分析師表示,這樣高的CDS價格說明,投資人已認為美國銀行的債券已不適宜投資。穆迪公司指出,當前美銀的CDS價格反映出,投資人已經將該行的債信視為Ba1等級,比該行真正享有的A2級低5級。這是自今年5月6日之后,美銀CDS首度又落到“垃圾級”的水平。
系統性風險悄釀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人看來,止贖門可能不僅僅是部分銀行或者是單個行業的局部問題,而是有可能發展成為系統性的風險。
有專家指出,全面針對銀行止贖業務的凍結和調查,可能使房屋止贖過程放緩,從而拖累樓市和經濟復蘇。今年第二季度,美國樓市四分之一交易來自止贖房屋出售。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規模達11萬億美元。
也正因如此,白宮和華爾街都對這場行動表示了異議。美國政府拒絕了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暫停房屋止贖的呼吁,擔心這樣做會妨礙美國房地產市場本已遲緩的復蘇。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本周二暗示,政府對全面停止房屋止贖這種取悅民眾的呼吁持謹慎態度,這種做法只能惠及少數房主,但是如果一旦影響到整體經濟,后果可能很嚴重。
華爾街最大游說團體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SIFMA)會長萊恩則發表聲明稱,全面停止止贖程序,對美國經濟將帶來“災難”,并損及房屋銷售。
SIFMA的聲明稱,“對所有止贖案例全面實施暫緩,會引發災難,此舉可能挫傷房地產市場和整體經濟。”該機構稱,抵押市場、投資人和實體經濟本身就彼此依存,關系緊密。
代表華爾街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SIFMA表示,暫停止贖會給房貸投資者“不公正地”帶來損失,而且會因加大資產證券化市場的不確定性而“進一步抑制消費授信和消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