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評論:“包容”的要義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日報 2010-10-14 09:07:11

         近來,“包容性增長”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一些新聞事件、新聞現場也不時給人們帶來有關“包容”的訊息和體驗。

        在陜西延安,政府致力于讓農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 ;在江蘇昆山,外來人口與當地人口一樣,享有接受教育、退休待遇、醫療服務等權利,因此榮膺“聯合國人居獎”;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馬德里館展示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竹屋”,其精美舒適程度令觀眾贊嘆不已。這些新聞的背后,挺立著一座座頗具包容胸懷的城市,它們蘊含著相似的發展密碼:共享。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指出的,“實現包容性增長,根本目的是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使我們對“包容”有了更新的理解。

        海納百川,是一種包容;一視同仁,是一種包容;人人共享,也是一種包容。“包容性增長”,不僅僅是量的容納,更是質的提升。提倡包容性,并不是為了經濟增長而不擇手段,而是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義的方式,讓發展的成果普惠大眾尤其是弱勢群體,并由此構筑新的發展基礎。簡言之,“包容”的要義是共享。

        在一個發展不平衡、利益格局多元化的社會,提倡包容和共享,并非要泯滅一切差別,回到平均主義大鍋飯的老路上去,也不是屈從于貧富分化、特權壟斷等不良現象,因為這兩者都會抑制發展活力,引發社會問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說過,在公民共同體的任何部分出現絕對的貧困和富庶,都會引發禍亂。有包容性的共享,就是要在正視合理差異的基礎上,開辟一條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的新路,為人們創造平等發展的環境、公平競技的舞臺。簡言之,共享的基礎在公平。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真才實學者獲得向上流動的機會,而不是讓“官二代”、“富二代”們輕易地高居錄取名單前列,才會英才輩出;讓教育、醫療等的優質資源服務更多人,而不是讓少數人憑借財富、權力等優勢壟斷享受,才會皆大歡喜;讓普通勞動者從收入分配中得到更多“甜頭”,而不是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才會和諧穩定。

       從“獨樂樂”到“眾樂樂”,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艱難歷程。要包容,就應消除“排斥”;要共享,就應走出獨享。比如,社科院等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指出,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偽城鎮化”現象,許多農民工雖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計算為城市人口,但并不能同等享受到城市的各類公共服務,其收入水平、消費模式無法等同于一般城市居民。而橫亙在“偽城鎮化”面前的,是各種現實的壁壘:戶籍制度、高昂“借讀費”、社保轉續難、無緣保障房,等等。

        這從反面啟示我們,“包容”、“共享”不僅是一種胸懷和愿景,更是紛繁復雜的現實課題。這需要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更需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還需穩妥把握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的關系,避免陷入“兩難”困境,其中有“成長的煩惱”,更有“長大的煩惱”。也正因此,小平同志曾清醒地指出,“富裕起來怎樣分配”,是“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

        古人云:“德莫高于博愛人,政莫高于博利人。”陜西神木免費醫療、吳起免費教育等惠政廣受贊譽,就在于其以發展成果“博愛人”、“博利人”。而一些野蠻拆遷行為備受批評,也因其錯亂了利益分配,導致“不愛人”、“不利人”。江西宜黃縣委書記在自焚事件發生后,作出“一定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的反思。褒貶不息,鏡鑒猶在,無時無刻不在發出警醒:執政者的正確支點應該是也只能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