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私人銀行不私密 客戶信息泄密利益鏈探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10-09-29 07:51:57

  為客戶保密是私人銀行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但最近有關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信托”)財富管理中心因涉嫌違規獲取銀行客戶信息而被監管部門要求停業整頓的消息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出私人銀行對客戶信息的保密程度并非天衣無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近日以客戶的身份致電中融信托,發現其財富管理中心的業務已經重新開始,但盡管如此,信托公司或第三方理財機構因為缺少客戶資源而試圖通過各種手段“染指”商業銀行客戶的現象卻仍然存在。

  有消息稱,客戶信息外泄多與銀行客戶經理有關。一種路徑是,客戶經理將客戶信息高價賣給信托公司的客戶經理,后者向客戶推銷信托產品;更有甚者,某些客戶經理甚至繞開銀行將客戶私下介紹到信托公司購買信托產品,并獲取高額傭金。

  為驗證信托公司是否對私人銀行的客戶信息真的“感冒”,記者以銀行客戶經理的身份致電某信托公司,詢問其是否有興趣購買銀行客戶信息,工作人員對此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并希望記者在其領導出差回來后再次致電。

  利益鏈條

  一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種信托公司“買通”客戶經理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她認為這樣做只是一種短視的行為,畢竟長期來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給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靠非正當手段來獲取客戶信息、并進行推銷的商業模式畢竟不可以持續。

  “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符合邏輯的。”一位金融業專家對記者表示,他認為,此種暗箱交易通常涉及信托公司、銀行客戶經理和私人銀行客戶三方。信托公司獲得客戶必然有利可圖,而某些時候,私人銀行的客戶需要高收益率的產品,這樣的話,銀行客戶經理繞過銀行向客戶推薦產品并收取高額傭金在某種程度上并沒有損害客戶的經濟利益,但是對私人銀行的聲譽卻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私人銀行的“私密性”是其立命之本。其實,不僅在私人銀行領域,就是在最普通的零售銀行業務中,商業銀行也負有對客戶的保密責任。《商業銀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得泄露其在任職期間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對于商業銀行工作人員泄露在任職期間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應當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個別現象

  在私人銀行領域,保密的要求相對更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銀行方面人士處了解到,私人銀行泄密只屬個別現象,并不存在普遍性。

  針對記者的相關詢問,某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內部人士表示,不管從總行還是分行層面,都沒有聽說過相關泄密的事情,這方面保密做的還是挺好的,該行如果購買信托產品的話,一般留下的都是分行的地址和聯系方式,并不會把客戶的聯系方式透露給信托那邊。她認為泄密的行為只是個別的客戶經理所為,并非行業常態。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也對記者表示,該行采取了多種措施致力于保密客戶信息,透露客戶信息的現象只發生在極個別客戶經理的身上。“除非你以后不干這行,不然的話,真的不敢賣客戶的信息”他說。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責編 Cheng.Xu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