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0 03:32:32
每經記者 李正 發自北京
北京時間本周五 (9月17日),在美國國會就國際經濟和貨幣匯率政策舉行的聽證會上,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美國將與其他國家聯手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采取更為靈活的匯率政策。這被看作是蓋特納就任后就人民幣匯率問題作出的態度最為強硬的表態。
同日,在蓋特納發表觀點之后,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緊接著表示,人民幣幣值被低估,這不僅導致世界經濟失衡,而且還讓中國出口商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他將于10月6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中歐峰會上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及央行行長周小川會面,討論匯率問題和貨幣政策。
歐美“多邊合作”拉開帷幕?
容克此番緊隨蓋特納的言論,不禁讓人聯想到這次美國聽證會上蓋特納及眾多議員提出的 “多邊合作”迫使人民幣升值的論調。
最早,“多邊合作”這一方案是由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桑德·萊文在有關人民幣匯率第一場聽證會(9月15日)上提出的,他認為美國應該與那些深受中國貿易政策和人民幣匯率影響的國家聯合迫使人民幣升值。第二天,蓋特納表示支持桑德·萊文的觀點,并且頗具調侃地說道:“在座諸位議員放心,對中國匯率有意見的不僅僅是我們。”
“關于與匯率直接相關的因素,我們必須更正式地與中國相關部門進行討論,且必須采取更為堅定的立場。我們確定地提出人民幣仍遭低估。”容克表示。歐盟駐美大使JoaoValedeAlmeida9月17日也表示,中國宜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
就是否歐美聯合施壓人民幣匯率,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歐盟是否受到美方的‘多邊合作’的影響現在還很難說,盡管歐盟是我們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其70%的貿易是區域型的,也就是在歐盟各國之間展開的。也就是說,歐元對于人民幣匯率遠遠沒有美國那么敏感。人民幣未大幅升值的確影響到了歐盟對華的貿易,但是很有限。歐盟表達一些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
據悉,除了下個月舉行的歐盟峰會以外,歐盟也準備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在11月韓國舉行的G20峰會上展開廣泛的討論。
符合雙邊利益的合作更切實
在此次美國有關人民幣的聽證會上,美方一直強調要經濟再平衡。桑德·萊文甚至荒謬地將美國貿易逆差、失業率增加及GDP的下滑歸咎于人民幣匯率問題。
劉煜輝對記者說道:“奧巴馬政府即將面臨中期選舉,鑒于國內經濟形勢遲遲不見好轉,為了保住共和黨在國會的控制權,只好將公眾視線轉移至人民幣匯率這一熱點問題上,為中期選舉拉票。”渣打銀行環球市場部宏觀經濟分析師李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美國政府拿人民幣匯率做文章的政治意義遠遠大于其經濟意義。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曾表示,美國政府不應該拿人民幣匯率問題作為規避政府執政期間經濟或者政治問題的替罪羊,而應該考慮的是符合雙邊利益的合作。他還表示,雙方應該開展超越中南海和白宮之間的合作,要深入到縣與縣的層次。
在接受國會質詢時,蓋特納盡管態度強硬,但是他還是重申了中國作為美國貿易伙伴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坦承,人民幣升值不會抹掉美國全球貿易赤字以及中美貿易逆差。美國經濟要更多地從自身內部尋找原因。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美國咄咄逼人態勢,中國應當做好與美國打貿易戰的準備,但是這是雙方最不愿意看到的結局,是一種雙輸的結果。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匯率是有上升空間的,但是并不是像蓋特納那樣所說的20%那么高,這是別有用心的。
截至2010年1月~8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達1145.32億美元,同比增長29.38%;歐盟為887.45億美元,同比增長36.53。今年6月至8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環比分別5.94%、9.79%和-6.87%;歐盟對華貿易逆差環比分別為3.87%、8.75%和-2.77%。
8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18.64,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的回落,較7月環比上升0.62%;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114.12,較7月環比下降1.38%。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6.7172元,連續第六日創下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歐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8.775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