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產能控制+行業兼并助推 水泥龍頭前景看好

2010-09-19 10:47:19

每經記者  馬宇飛

        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未來或得到改善,行業領導人士紛紛看好今后兩三年的供需前景,一致認為水泥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

        瑞銀證券9月13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近期舉行的一次水泥行業會議上,政府相關部門官員再次重申了對國內新增產能控制的態度;另一方面,行業協會及上市公司均表示,受城鎮化繼續推進和行業整合的影響,預計水泥市場未來幾年的供需前景較為理想。

        基于上述情形,有部分業內人士判斷,從中長期來看,水泥行業的景氣度將呈現好轉趨勢;而板塊估值相應會得到提升,特別是處于領先地位的龍頭公司,將同時受益于產能控制政策和企業兼并浪潮。

水泥行業面臨景氣拐點?

        近期,由于各地相繼出臺限電政策,造成當地水泥價格持續走高。

        莫尼塔公司提供的調研數據顯示,近期廣西省對部分水泥生產企業采取限電措施,導致當地水泥價格猛漲80~100元;河北邯鄲地區的水泥價格也因限電上漲了20~40元。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上海水泥協會會長諸葛培智指出,本輪限電主要是來自于中央控制高耗能行業擴張的壓力,“實際上,淘汰水泥落后產能的政策早就出臺,此前各地執行力度并不強,所以現在中央給各地方發出了節能減排的硬性指標,達不到的就下課。”

        “政府出重拳控制水泥產能,對于平衡行業供需自然是個利好。從這一層來看,目前國內水泥行業可以說正面臨著中長期的景氣拐點。”諸葛培智表示。

        一位券商水泥研究員分析認為,政策力度加大表明對水泥行業的調控將會越來越強硬,這有利于緩解目前水泥行業供過于求的矛盾;而且隨著未來行業整合力度加大,國內水泥市場的供需關系還有進一步好轉的空間。

產能控制是關鍵

        不過,諸葛培智說,現在距景氣拐點還會有一些波折,“控制產能改善供需關系是水泥行業能否迎來景氣拐點的根本,但地方政府出于GDP的考慮,在執行淘汰落后產能和控制新增產能政策時往往會打個折扣,所以我說會有波折。”

        據了解,隨著中央38號文等政策的出臺,各地新建水泥產能的審批實際已暫停,但在這之前搶建的產能仍將于今明兩年集中釋放。

        在本次行業會議上,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呂桂新表示,到今年8月底,國內共有62條新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竣工,將帶來7000多萬噸新產能。他預計,到今年底新增產能總量將超過1.5億噸。

        而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目前國內落后產能高達4億噸之巨,今年的整體關停目標則超過1億噸,預計今后兩年的關停目標會更高。

        此次會議透露,新的水泥行業發展規劃正在審議中,可能在近期出臺,新政策和原有政策一致,但增加了可操作性的具體要求。

        瑞銀證券的報告顯示,這些新增的具體要求包括:到2015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所占比率將超過90%;前十大水泥企業的水泥市場份額要達到50%,熟料市場份額要達到30%;達不到環保要求的生產線要全部關停,無論它們是否采用新型干法工藝;目前針對產能為4000噸/天生產線的能耗標準將適用于所有生產線;華東和華中的新生產線至少要達到4000噸/天的產能水平,西部的新生產線產能應不低于2000噸/天;以及積極鼓勵水泥企業涉足下游業務。

        顯然,新規定對于平衡水泥供需關系更為有效,有利于行業盡快迎來景氣拐點。

城鎮化與行業整合是看點

        供給受到政策壓制,需求的情形又怎樣呢?

        在水泥行業會議上,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認為,未來兩三年內,國內水泥仍有旺盛需求。這種良好的供需環境主要由兩大因素轉化而來,即城鎮化的繼續推進,以及大型企業帶來的并購。

        國家發改委的宏觀經濟報告顯示,到“十二五”計劃末期,中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0%,而城鎮化將帶來巨大的水泥需求。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由城鎮化引發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城鎮化率較低的西北地區,對于水泥的需求將更為旺盛,該地區的水泥上市公司業績無疑會更為突出。

        此外,由大型上市公司領導的行業兼并,也被認為是有利于改善水泥供需關系。山西證券水泥研究員趙紅表示,行業整合最直接的好處是建立一個良性競爭市場,提高區域市場集中度,從而提高企業市場份額以及議價能力。

        前述研究員則認為,由于未來新建生產線受到限制,大公司只能通過收購來盡快擴大產能,完成區域市場整合。“據我們判斷,未來水泥企業的收購兼并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板塊龍頭公司雙重受益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調控政策力度的加強,以及行業整合帶來的影響,水泥行業未來或可擺脫供大于求的矛盾。這將反映為水泥價格有望進一步提升。

        趙紅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水泥的均價約300元/噸,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水泥價格普遍為400~500元/噸,國內價格仍有一定的向上空間。

        具備較強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區域議價能力的龍頭水泥公司無疑是價格上漲的最大受益者,利潤率的上升也較中小水泥企業高。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龍頭水泥公司還將享受到兼并浪潮帶來的溢價。

        “目前水泥板塊的平均市盈率約17倍,從歷史水平來看并不貴。市場對于具有潛在收購行為的大公司也愿意給予一定的估值溢價。”趙紅說。

        A股水泥板塊的龍頭海螺水泥(600585,收盤價22.14元)就宣稱,將繼續通過增加資本支出實現高速增長,并會偏重于中西部地區的產能部署,該公司計劃于2012年底前銷售量達到2億噸——這一目標被認為只有通過大規模收購方能實現。

        此外,趙紅表示,如中材集團旗下的祁連山  (600720,收盤價18.01元)、賽馬實業(600449,收盤價25.05元)也值得關注。“中材歷來喜歡通過收購進行擴張,祁連山和賽馬實業極有可能成為其整合甘肅和寧夏市場的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