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0-09-13 12:11:19
農產品、紡織、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電力
9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其中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5%,漲幅比7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專家認為,8月CPI增幅符合預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8月份糧食價格同比上漲12%,鮮菜價格上漲19.2%,肉禽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對新漲價因素“貢獻”了70%左右。除此以外,從行業看,8月份,紡織業增長11.6%,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6.6%,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9%,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6%。
本版特對同比增長的農產品、紡織、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電力等5大行業進行分析,挖掘各大行業中的投資機會,以饗廣大讀者。
農產品
對新漲價因素“貢獻”70%左右
“8月份的CPI再次超過3%,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對新漲價的因素貢獻了70%左右,主要還是農產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由于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糧食同比上漲12%,鮮菜同比上漲19.2%,肉禽也上漲了。8月份豬肉價格環比上漲了9%,鮮菜上漲了7.7%,鮮蛋上漲了8.3%,這三個農產品的價格在8月份漲幅比較大。
8月份期貨市場,由于再全球災害頻發導致糧食減產的預期下,國際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除小麥)普遍延續了7月份的上漲趨勢。
近一年來,農產品價格的反復走高對百姓的餐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蒜你狠”、“豆你玩”等小宗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影響還不是太大的話,那么近來肉類價格、鮮菜價格、蛋類等主要糧食價格的較快上漲,助推通脹預期起到不小的影響。
從資本市場看,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截至9月10日,7月5日反彈以來,農業板塊流通加權平均股價已經上漲40.19%,而同期A股加權平均漲幅僅為11.04%,農業板塊跑贏上證指數29.15個百分點。
具體個股數據顯示,47只農業股中,7月以來有45只農業股跑贏上證指數,占整個板塊個股總數的96%。截至9月10日收盤,該板塊7月以來上漲冠軍壹橋苗業(002447)漲幅高達110.38%,另有東方海洋(002086)(78.59%)、冠農股份(600251)(69.39%)、東方園林(002310)(62.56%)、綠大地(002200)(60.76%)、好當家(600467)(60.62%)、敦煌種業(600354)(57.44%)、民和股份(002234)(57.02%)、獐子島(002069)(54.25%)等8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50%。
截至9月10日,在農業板塊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個股有豐樂種業(000713)和順鑫農業(000860),其市盈率分別為27.43倍和29.8倍。豐樂種業自7月5日以來漲幅47%,中報披露顯示,該股每股收益為0.3084元,報告期內,該公司子公司豐樂房地產公司報告期交房確認營業收入22077萬元、毛利潤9237萬元,是公司銷售收入和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據業內統計,上半年農業子行業走勢出現分化,種業、水產與園林的景氣度較高,但畜牧與飼料卻受制于需求低迷同時成本上漲而陷入景氣低點。2010年上半年,農業上市公司合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39%,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4.7%,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NextPage
紡織
增長11.6% 需求景氣將持續
9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其中,紡織業增長11.6%。業內人士認為,從增長方式看,家紡類公司的主要還是依靠快速的外延擴張;服裝類公司更多靠內生增長,毛利率提升帶來的凈利潤增長。
紡織類上市公司由于2010年1-7月紡織服裝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長22.9%,上半年出口回暖超預期,因此制造類龍頭企業中報業績普遍超預期,魯泰A、華孚色紡(002042)、偉星股份(002003)的同比增速都在40%以上。品牌類公司業績穩定增長,家紡的增速在30-60%,服裝的增速在30-40%。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截至9月10日,7月5日反彈以來,紡織板塊流通加權平均股價已經上漲29.32%,而同期A股加權平均漲幅僅為11.04%,紡織板塊跑贏上證指數18.28個百分點。
具體個股數據顯示,66只紡織類股中,7月以來有60只紡織股跑贏上證指數,占整個板塊個股總數的90%。截至9月10日收盤,該板塊7月以來上漲冠軍鄂爾多斯(600295)漲幅高達76.65%,另有偉星股份(72.82%)、天山紡織(000813)(61.07%)、潯興股份(002098)(54.94%)、新民科技(002127)(52.06%)、新野紡織(002087)(50.52%)、美爾雅(600107)(49.77%)、浪莎股份(600137)(49.52%)、南紡股份(600250)(49.35%)、杉杉股份(600884)(47.43%)、紅豆股份(600400)(45.51%)等10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45%。
截至9月10日,在紡織板塊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個股有11只,其分別為嘉欣絲綢(002404)(29.76倍)、大楊創世(600233)(28.85倍)、鄂爾多斯(27.21倍)、聯發股份(002394)(26.61倍)、黑牡丹(600510)(26.58倍)、華潤錦華(000810)(25.83倍)、眾和股份(002070)(23.73倍)、雅戈爾(600177)(22.29倍)、航民股份(600987)(18.51倍)、華孚色紡(16.84倍)、魯泰A(12.38倍)。
其中,魯泰A市盈率最低。公司是集紡紗、漂染、織布、后整理及制衣于一體的高度綜合生產的紡織企業,主導產品為襯衣用色織布面料和襯衣。公司2010年中報披露,報告期內投入15萬錠高檔精梳紗項目資金478萬元,累計投資26460萬元,該項目已于2008年8月基本投入了生產運行。目前公司已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昆明、鄭州、濟南等國內主要城市開設襯衣專賣店36家,并已正式營業。報告期公司開始的網絡銷售業務也在有效運行。
市場人士認為,紡織行業下半年行業需求景氣將持續,預計全年出口同比增長20%,內銷增長25%左右,但利潤率會有所下降。
NextPage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增長16.6% 95%的個股跑贏大盤
國家統計局發布8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6.6%。8月份,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中主要產品汽車量133.1萬輛,同比增長13.1%,其中轎車70.1萬輛,同比增長7.7%。市場人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以舊換新正面拉動了市場的需求。2010年上半年,全國共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17.4萬輛,發放補貼資金24.2億元,拉動新車消費205億元。月均受理補貼車輛2.9萬輛,是2009年月均補貼車輛數量的9.5倍,其中,5、6月辦理補貼車輛均達到6萬輛。
從車型看,補貼轎車數量占比最高,其次為大中型載客車、輕微型載貨車,全國共補貼轎車6.9萬輛,約占補貼車輛總數的40%,補貼大中型載客車、輕微型載貨車分別占補貼總數的29%和17%。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截至9月10日,7月5日反彈以來,交通工具板塊流通加權平均股價已經上漲39.78%,而同期A股加權平均漲幅僅為11.04%,農業板塊跑贏上證指數28.74個百分點。
具體個股數據顯示,101只交通工具類股中,7月以來有96只交通工具股跑贏上證指數,占整個板塊個股總數的95%。截至9月10日收盤,該板塊7月以來上漲冠軍成飛集成(002190)漲幅高達302.35%,另有北方股份(600262)(88.16%)、萬豐奧威(002085)(87.29%)、東風科技(600081)(86.54%)、一汽富維(600742)(75.03%)、博云新材(002297)(68.99%)、海特高新(002023)(67.9%)、威孚高科(000581)(65.89%)、江淮汽車(600418)(64.87%)、東安黑豹(600760)(64.45%)、江鈴汽車(000550)(63.4%)、雙錢股份(600623)(61.74%)、航天機電(600151)(61.31%)、曙光股份(600303)(60.94%)、*ST博盈(60.25%)等14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60%。
截至9月10日,在交通工具板塊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個股有39只,其分別為長安汽車(000625)、中國重汽(000951)、福田汽車(600166)、東安動力(600178)、交運股份(600676)、松芝股份(002454)、天潤曲軸(002283)、曙光股份、晉億實業(601002)、全柴動力(600218)、中鼎股份(000887)、一汽夏利(000927)、風神股份(600469)、廣汽長豐(600991)、萬里揚(002434)、黔輪胎A(000589)、寧波華翔(002048)、濱州活塞(600960)、銀輪股份(002126)、遠東傳動(002406)、金龍汽車(600686)、海馬股份(000572)、威孚高科、漳州發展(000753)、東風科技、凌云股份(600480)、東風汽車(600006)、宇通客車(600066)、江淮汽車、一汽富維、福耀玻璃(600660)、*ST金杯、 上海汽車(600104)、華域汽車(600741)、江鈴汽車、一汽轎車(000800)、星馬汽車(600375)、悅達投資(600805)、濰柴動力等個股。
其中,福田汽車市盈率最低,為8.53倍。公司2010年中報披露,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累計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
NextPage
計算機
增長14.9% 業績有望快速增長
9月11日公告的CPI數據顯示,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4.9%。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支持軟件行業發展的政策出臺預期增強,可能成為軟件行業上漲的催化劑。
就二季度單季度來看,軟件行業在實現收入與利潤同比增長的同時,與一季度環比相比呈現出了大幅增長的趨勢,這實際上也是由于軟件行業業績“前低后高”季節性所致。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截至9月10日,7月5日反彈以來,計算機板塊流通加權平均股價已經上漲27.09%,而同期A股加權平均漲幅僅為11.04%,計算機板塊跑贏上證指數12.05個百分點。
具體個股數據顯示,82只計算機類股中,7月以來有70只計算機股跑贏上證指數,占整個板塊個股總數的85%。截至9月10日收盤,該板塊7月以來上漲冠軍科大訊飛(002230)漲幅高達64.6%,另有大華股份(002236)(62.84%)、衛士通(002268)(61.87%)、廣聯達(002410)(59.74%)、遠望谷(002161)(57.51%)、東軟集團(600718)(46.8%)、川大智勝(002253)(44.55%)、南天信息(000948)(43.82%)、證通電子(002197)(43.53%)、華勝天成(600410)(42.86%)、浪潮信息(000977)(42.14%)、賽為智能(300044)(41.6%)、拓維信息(002261)(41.56%)、新世紀(002280)(41.05%)、欣網視訊(600403)(40.91%)等14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40%。
截至9月10日,在計算機板塊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個股只有航天信息(600271),其市盈率為19.99倍。公司中期每股收益為0.44元,公司開發了多款中高低檔稅控收款機,已經積極在各省準備入圍招標工作,在相關省份的試點反映良好。公司爭取該項業務占據全國10%左右的市場分額。另外,公司投入研發費用,研制成功AISINO系列票據打印機,使防偽稅控系統專用票據打印機的配套率有了大幅增長,該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同時,公司還具有軍工概念。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航(601111)天科工集團注冊資本720326萬元,主要業務包括各型導彈武器系統、航天產品、衛星地面應用系統與設備、雷達、數控裝置、工業控制自動化系統及設備及計算機應用等的研制、生產和銷售。
“行業下半年業績快速增長持樂觀預期。”申銀萬國研究員表示。從市場需求與合同簽訂情況來看,大多數軟件公司在上半年均出現了合同增長好于業績增長的狀況;同時,軟件行業業績具有明顯季節性,下半年收入與凈利潤占全年比重普遍在60%以上,尤其是四季度業績占全年比重可達30%。
NextPage
電力
增長11.6% 選擇低估值公司
9月11日公告的CPI數據顯示,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6%。其中,發電量3903億千瓦時,增長12.6%。市場人士認為,增長一方面受益于基數效應和經濟回暖;一方面高發電量導致的需求旺盛。2009年上半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經濟出現明顯放緩,并導致利用小時和煤價雙雙下降。與之完全相反的是,2010年上半年電力行業經歷了極高的利用小時增速和再次上漲的煤價沖擊。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截至9月10日,7月5日反彈以來,電力板塊流通加權平均股價已經上漲10.54%,而同期A股加權平均漲幅為11.04%,電力板塊沒有跑贏上證指數。
具體個股數據顯示,52只電力工具類股中,7月以來有38只電力類股跑贏上證指數,占整個板塊個股總數的73%。截至9月10日收盤,該板塊7月以來上漲冠軍涪陵電力(600452)漲幅高達68.58%,另有樂山電力(600644)(65.18%)、富龍熱電(000426)(54.46%)、贛能股份(000899)(46.47%)、建投能源(000600)(42.44%)、紅陽能源(600758)(41.18%)、京能熱電(600578)(40.52%)、惠天熱電(000692)(39.53%)、長源電力(000966)(38.21%)、內蒙華電(600863)(36.82%)、三峽水利(600116)(35.68%)、韶能股份(000601)(35.19%)等11只個股累計漲幅超過35%。
截至9月10日,在電力板塊中,市盈率小于30倍的個股有16只,其分別為桂冠電力(600236)、三峽水利、穗恒運A(000531)、桂東電力(600310)、明星電力(600101)、國電電力(600795)、粵電力A(000539)、寧波熱電(600982)、閩東電力(000993)、皖能電力(000543)、廣州控股(600098)、京能熱電、內蒙華電、ST梅雁、 申能股份(600642)、深圳能源(000027)、等個股。
其中,深圳能源市盈率最低,為13.4倍。公司2010年中報披露,預計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累計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公司2010年中報披露,本報告期內公司可控電廠累計實現發電量132.55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上升45.39%,上網電量125.24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上升45.92%。本期凈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本公司上年同期出售所持的部分上市公司股票取得投資收益所致。
業內人士認為,應選擇盈利能力較佳,估值相對較低,且具備資產整合潛力的公司。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