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0-09-13 08:25:04
上周六統計局提前公布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總體來看經濟運行喜憂參半。分析師指出,預計數據公布后,市場將相應作出積極反應,但是8月份的數據仍無法改變當前市場格局,A股若想發動“金九”行情,需要打破政策預期等三大困境。
經濟數據有喜有憂
9月11日,統計局提前公布8月份的宏觀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經濟下滑趨勢得到一定程度遏制。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增速比7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除工業增加值反彈外,對投資最為重要的流動性指標也出現有利變化。來自央行的統計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452億元,同比多增1348億元,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四千多億元。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分別高達1114億元和2530億元。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新增信貸高于預期與商品房銷售有關,房地產個人按揭貸款出現上升;同時,中長期貸款比上月增加,反映實體經濟貸款需求有所上升。連平預計,下半年信貸需求會保持一定增速,全年投放可能會略超7.5萬億元的水平。
從總需求角度看,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在8月份表現最好。月度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8.4%,增速高于7月份的17.9%。消費回暖與房地產銷量逐步回升不無關系。出口和投資增速則雙雙低于預期,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較上年同期增長24.8%,增速低于1-7月的24.9%。8月份出口1393億美元,增長34.4%,比上月放緩3.7個百分點;進口1192.7億美元,增長35.2%,比上月提升12.5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200.3億美元,較上月環比減少30.4%。宏觀分析師表示,從三駕馬車來看,盡管投資增速在繼續下滑,但是進口的超預期增長充滿說明內需出現明顯回升。
最令市場揪心的莫過于物價數據。正如市場廣泛預期的,8月份CPI創出年內新高,較上年同期增長3.5%,較7月份的3.3%有所加速,也是自2008年10月以來升幅最高的一個月。CPI數據的飆升一方面是因為8月份的翹尾因素高達1.6%;另一方面,8月份食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了7.5%,是推動物價上升的主要因素。宏觀分析師表示,食品價格出現上漲是由洪水和其他惡劣天氣帶來的暫時現象,未來數月,價格漲勢將會放緩。1-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增長2.8%,增速高于1-7月的2.7%,仍然低于3%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標。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諸建芳表示,CPI三季度是全年的高點,四季度會回穩。目前來看,央行調整利率的可能性較小。
A股要破三大困境
8月份以來,A股市場陷入震蕩行情之中,指數一直踟躕不前。策略分析師指出,A股受到三大困境的束縛,短期內宏觀數據將對三大困境形成沖擊,但真正打破困境可能仍需等待。
A股面臨的三大困境包括:第一,政策困境。可以觀察到8月份的地產銷量和價格都出現反彈,而且CPI創出年內新高,基于地產和物價的政策預期對A股是十分不利的。第二,估值困境。盡管A股整體市盈率在18倍左右,處于合理水平,但是結構性泡沫特征比較明顯,申銀萬國小盤股對大盤股的估值溢價創出歷史新高,接近1.8倍。第三,資金困境,目前新股發行保持快節奏,基本上每周有7-8家創業板公司IPO,加上近期寧波港(601018)等大盤股的上市和公司再融資及創業板解禁潮臨近,資金需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流動性中性偏緊。策略分析師指出,如果政策困境主導市場,A股將面臨系統性風險;如果資金困境主導市場,A股將面臨小盤股的結構性機會;如果估值困境主導市場,A股將經歷脈沖式風格轉換。
宏觀數據的公布會不會對A股市場面臨的困境產生沖擊?分析師指出,從有利的角度來解讀,新增貸款超預期和M2反彈有利于解決資金困境,但是能否持續向好仍不確定;此外,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有利于強化市場的“軟著陸”預期,但是地產價量的最新變化和物價攀升又會強化政策繼續緊縮的預期,政策困境對A股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壓制。因此,如果沒有外力沖擊,短期A股的格局難發生根本變化。
不過也有券商認為宏觀數據對A股而言是利好,五礦證券經濟學家劉德忠就表示,A股在數據公布前已經對CPI創新高有了一個提前的震蕩調整,因此,在加息可能性不大的情況下,市場將延續原有的震蕩上漲趨勢。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