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兩房”或破產重組中國外儲不會受損

2010-09-10 01:36:10

每經記者  賀麒麟  發自上海

        據報道,當地時間周三,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表示,美國政府應當盡快終止對房地美FreddieMac和房利美FannieMae(下文對兩家公司簡稱:兩房)的救助。“兩房應當盡快脫離美國政府的保護,并接受破產管理。”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兩房”債已明確了政府支持擔保的引入,即使申請破產重組,中國的外匯儲備也不會因此而受損。

短期仍會增持兩房債

        今年6月中國凈增持了以“兩房”債券為主的美國機構債55.87億美元。“這符合正常的操作,‘兩房’債券的收益率比較高。”渣打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嚴瑾表示,2008年管理層開始減持“兩房”債券,最近幾個月又有稍微增持。

        記者了解到,“兩房”債券的信用級別是美國的國家信用,收益率水平高出同期限美國國債達40個基點以上。“在安全的前提下,其收益水平高于國債,增持(‘兩房’債)是為了追求高收益。”

        一位債券業內人士也指出,單從數據變化上看,中國越來越看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的收益。“面對投資選擇,收益率高且風險低的品種肯定是首選。”

        嚴瑾并透露,目前中國持有美國“兩房”債約為4830億美元,對所有美元資產的占比不超過20%,國債占比約為50%,其余為公司債和股票。

        “美元資產中,短期內‘兩房’債還是有增持的可能性。”嚴瑾進一步指出,外儲資產配置中,未來可能大部分投向亞洲地區國債,小部分還是會投向‘兩房’債。“短期內會累計凈增持,但并不會大量持有。”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為了避免“兩房”破產給整個金融市場帶來進一步沖擊,美國政府當時就開始對房地美與房利美提供救助。目前,美國政府持有兩房股權的79.9%,離將其上報政府資產負債表80%的門檻僅一步之遙。

        今年6月16日,“兩房”因市場表現不佳已從紐交所退市,轉至場外柜臺交易。

        數據顯示,繼2010年第一季度分別虧損約80億美元(房地美)、131億美元(房利美)后,兩房的二季度經營業績也并不樂觀。

        “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房利美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凈虧12億美元,將尋求15億美元的政府救助;同時房地美亦已向美國政府尋求18億美元救助金。”一位銀行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透露。

        對于中國外匯儲備所投資的“兩房”債券,外管局專門表態稱,中國外匯儲備沒有投資  “兩房”股票,“兩房”債券目前還本付息正常,價格穩定。

兩房債無風險

        “(‘兩房’債)由國家擔保,是沒有風險的。”謝國忠表示,未來美國整個房地產融資模式可能會有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兩房’所起的作用可能改變了,或者不起作用。

        “但是,最終‘兩房’債的背后是大量房屋。如果這些美國房屋都變成債權人所有,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可以合法接管美國房屋,在政治上來說不太可能成立。”

        嚴瑾亦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實際上,2008年是“兩房”破產可能性最大的時期,而目前短期內“兩房”破產可能不會發生。“即使是最壞的打算,美國政府也將會有一系列的保本措施和支持,盡量減少損失。畢竟中國并不是美國‘兩房’債的最大投資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根據國有大行的中報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行持有“兩房”債券的賬面價值為8.1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5.59億元)、“兩房”擔保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賬面價值為16.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13.02億元)。中報稱,“目前以上兩類債券還本付息正常。”

        建行稱,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持有美國次級按揭貸款支持債券賬面價值1.0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16億元),中間級別債券(Alt-A)賬面價值1.9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3.37億元)。

        “上述債券占資產總額比例很小,其市場價值波動對本集團盈利影響不大。”建行在中報中表示。而工行和農行并未透露詳細的美元資產投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