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創投資本新方向:“圍獵”電子商務服務業

2010-09-10 01:35:49

每經記者  羅倫  發自上海

        國內電子商務再度掀起投資熱潮。

        此波熱潮中,除了之前人們熟悉的B2C,近期連續出現風投資本投資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商的案例:4月,IDG投資易積科技,8月,IDG投資四海商舟。兩個樣本投資額均達到數千萬美元級別。近日,紅杉資本、達晨、建銀國際、聯想、華平等數十家創投企業更加入了對另外一家電商進出口外包企業一達通的“圍獵”。

        資本的蜂擁而至,究竟預示了電商服務業中某個先進模式的崛起,還是風投掘金電子商務的“跟風”?

中小企電商服務成投資熱點

        近日受到數十家創投  “圍獵”的一達通,是一家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此前,IDG剛于今年4月和8月,分別投下數千萬美元的四海商舟和易積科技兩家公司,也皆屬于電子商務外包服務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國內現有的一達通、敦煌網和金銀島屬于發展最快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商。它們選擇的盈利模式與普通進出口外貿公司背靠大客戶收取高額代理費的方式不同,服務對象多鎖定在中小型企業這片藍海,以規模性返點和連帶的延伸服務為主要贏利點。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曹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B2B電子商務與網上零售的融合已日益明顯,整個電子商務的進程已由第一階段的概念向第二階段——提供服務從而獲取收益——的方向發展,而這類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前景將大好于此前僅以平臺交流為特點的商業模式。”

        以一達通為例,它的主營業務實行按單收費的模式——每次進出口交易收取1000元的代理費,企業只需負責自己的貿易,無論買家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明確了交易雙方,剩下所需完成交易的報關、報檢、物流、配送等服務,由一達通全權完成。

        業內人士對此認為,電子商務服務商紛紛為中小企業提供除網絡貿易信息服務以外的增值服務,透視了這些行業領軍企業在繼信息流、物流之后,向電子商務產業鏈下游擴張的種種跡象。

會否出現下一個阿里巴巴?

        有分析稱,此類第三方電商服務供應商之所以近期受到創投資本青睞,主要原因就是對進出口服務行業客戶群“二八原則”的一個顛覆。

        “在外貿領域,傳統進出口服務公司的主要依賴對象都是20%的大客戶,而對剩下80%的中小企業不屑一顧。這種新興模式卻以后者為重點,吸引了一批中小企業,由于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又能提升業務量而被廣泛接受。”該知情人士稱。

        據記者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一達通,在2001年至2007年長達7年的時間里,每年新增的客戶僅有幾十個,月收入在一兩萬元,而各項開支卻高達30多萬元。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企業都試圖縮減開支,一達通的性價比才為其帶來了轉機。2009年,一達通的中小企業客戶總數在1500家左右,且于2009年上半年出現8年來首次扭虧為盈。

        “業務模式與利潤模式分開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商業上的先進模式,像商旅行業的攜程與易龍,像互聯網行業的阿里巴巴,像家電零售行業的國美與蘇寧,每個行業都有這樣一種先進模式。”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合伙人倪明稱。

        不過,這種“先進模式”是否能真正獨立起來,從而造就電商服務供應商的下一個阿里巴巴,目前尚不明朗。

        對于此波風投對電商服務商的投資熱潮,曹飛告訴記者:“它的優勢在于更接近傳統業務。就是說,相對‘電子商務’而言,過去階段投資人關注的只是‘電子’這一段的企業,但目前,更多的企業側重的是后半段的‘商務’部分。”

        即便如此,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李家慶依然存有疑慮。

        “這種企業的成長性與其規模有關。”李家慶稱,“這類模式有它的特點與難點,就是對企業的系統要求特別高,如何支撐和管理這個平臺,對它們是很大的考驗。”

        電子商務服務業是能成就出一家獨大的“巨頭”,還只是在拼搶熱潮過后的曇花一現,目前尚無定論,一切還得拭目以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