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9-01 07:37:30
雖然行業保費以30%的速度在增長,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前7月,和諧健康險總保費收入僅為176.11萬元,月均保費20余萬元,僅為去年同期保費收入2043.56萬元的8.6%,縮水超過九成,這或許意味著經歷高管被罰、重組、更名和增資等一系列變數的和諧健康保險距離其鳳凰涅槃的目標尚遠。
前7月保費同比縮水9成
截至7月,和諧健康保險2010年保費收入共176.11萬元,這與其曾經數億元的年保費收入相比,可謂寥寥。
事實上,和諧健康的前身是我國第一家全國性專業健康險公司——瑞福德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成立,2006年、2007年各實現規模保費5293.75萬元、1588.19萬元,在其業績最輝煌的2008年,年保費收入為24298.27萬元,次于人保健康,在四大專業健康險公司中位列第二。
但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1月14日期間,保監會在對瑞福德健康險進行綜合性檢查發現,瑞福德健康險存在提供虛假報告和報表、未經批準擅自修改公司章程、未經批準擅自任命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違反規定運用資金、違反規定異地展業等違法違規行為。
2010年1月,瑞福德被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接手,瑞福德原5家股東合計99%的股權被轉讓給安邦財險。隨后,安邦財險派駐了總經理等管理層,并在2月將“瑞福德健康險”更名為“和諧健康險”。5月,和諧健康險增資7億元,注冊資本變更為10億元,其中,安邦財險持股99.7%,中乒投資集團持股0.3%。
重新啟程或面多重困難
專業健康險領域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很高,2009年,四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收入總額64億元,人保健康一家就獲得62億元,占總數的97%。
“平安健康、人保健康、昆侖健康、瑞福德健康四家專業健康險公司自然會產生這樣一個結局:平安在健康險是非常謹慎,不愿意在可能帶來虧損的領域配置太多的資源;昆侖險錯過了擴張的時機,盡管理念較好,但規模做不出來,市場效應就出不來;人保通過長期護理保險實現了規模保費,又趕上了股票市場比較好的時機。”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國軍指出。
“在目前的醫衛體系下,大型醫院人滿為患,不愿與保險公司合作,中小型醫院,可能希望和保險公司合作,但已經經營起來的專業健康險公司更有優勢,其他一些壽險、財險也在和專業健康險公司競爭。中小健康保險公司由于沒有那么多的客戶源,醫院可能不愿與之談判,即使達成合作,價格也可能比較高。另外,對專業健康險公司來說,鋪開營業網點的成本較高,因為其需要對客戶的健康情況有更多了解,人員需更專業,對瑞福德這樣的公司來說,難度較大。”王國軍指出。
不過,王國軍也表示,“小公司也可能通過差異競爭,殺出一條血路,走出一片藍海。這要求管理層更高超的管理技能,更長遠的戰略眼光。”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