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8-05 07:56:00
昨日(8月4日),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FSC)文件”保險業辦理對外投資管理辦法第十二條修正草案”(以下簡稱《十二條》)表示將在8月底計劃放寬規定,允許臺灣保險商投資于祖國大陸證券,預計將有3200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682億元)就將陸續通過QFII形式流入大陸證券、債券市場。
投資范圍廣 投資額度較小
《十二條》表明,此次允許臺灣投資商投資目標包括大陸的政府公債及國庫券、集中市場交易股票及公司債券、IPO、掛牌上市的證券投資基金及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同時,還包括將要在大陸從事有價證券交易的人民幣存款和香港證券交易市場的紅籌股、國企股等。
《十二條》還說明了有關投資額度的問題。對于大陸各項有價證券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保險業“QFII通道”的10%;對于大陸公債及國庫券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該保險業“QFII通道”的5%;對于投資同一公司所發行的集中市場交易股票及公司債券、IPO等有價證券的投資總額不得超過保險業“QFII通道”的1%及發行公司實收資本額10%等相關投資限額規定。
有消息稱,目前臺灣保險公司至多將有3200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682億元)可以注入大陸股市及債券市場。
臺險資投資收益率提升
到目前為止,在大陸籌建合資公司的臺灣保險公司共有4家,分別是國泰人壽(601628)、新光人壽、國泰世紀產物保險及臺灣人壽。
臺灣證券分析師莊弼彥表示,若臺灣險資投資大陸后,出于安全考慮,國債及國庫券會有相當比例配置。目前臺灣地區不少大型保險企業持有現金比例超過10%,收益率僅在0.3%~0.5%左右,而目前大陸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約為3.3%。
根據臺灣地區各家壽險公司公布的第一季度資產配置及收益率數據,開放投資大陸之后,估計將幫助臺灣前三大壽險公司提升整體投資收益率0.04~0.1個百分點。
分批穩步進入規模有擴大可能
自從2009年11月16日簽訂 《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以來,海峽兩岸在證券期貨市場的合作日益緊密。這次臺灣出臺的《十二條》便是這一備忘錄產生的成果之一。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次臺灣地區出臺的投資政策為臺灣投資人提供一條分享大陸經濟成果的通道,同時也給股市和債市帶來了增量資金和新的投資機構。由于此次投資是通過QFII進入A股市場,所以初期的投資額度不會太大,會適當地分批、穩步進入A股市場,不會在短期內造成大起大落。”
另外,某行業資深分析師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到:“相比A股市場規模而言,682億資金很難造成一些實際的影響。但是,不排除這次作為前期嘗試,將來投資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