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8-03 08:09:00
精細化工行(601398)業技術密集程度和產品附加值高,是一個國家綜合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建新股份作為中間體細分行業的領跑者,日前已開啟了資本市場融資之旅。依托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發展前景,建新股份(300107)已經成為綠色化工行業生存模式的樣板。
據了解,本次建新股份擬發行不超過1690萬股,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投向年產4000噸2,5酸、年產1000噸造紙成色劑、年產500噸3,3’——二氨基二苯砜等三大項目。
一直以來,化工企業在人們心目中總是“與污染相伴”的印象,化工企業如何實現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成為當前討論得最熱烈的話題。建新化工主營業務為苯系中間體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纖維中間體和醫藥中間體產品也在公司產品中逐漸占據優勢。作為化工企業,建新股份也不得不深思這個問題。
在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趨向于一個觀點:能否更好地開發、應用環保技術,關系到化工企業環保工作的成敗,無疑也將關系到化工企業自身的興衰。隨著產業政策的嚴格落實和環保標準的國際趨同,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具備加氫還原工藝和環保不達標的國內外廠商將被淘汰出局,這為全球產業大洗牌提供了歷史機遇。
中間體生產企業中,廢水處理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資金投入大,處理費用高。在“一鏈三體”及其下游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具有“三高”特點:高COD含量、高色度、高鹽分,其中廢水中鹽的含量達到10%以上。
經多年技術摸索,建新股份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自主開發了一套能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的廢水處理技術,并申請了發明專利。該技術通過“多效蒸發+除鹽+微電解+生化+催化氧化+濃水焚燒”的系統處理過程,既降低了運行成本,又使80%的工業廢水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其余的20%也實現了達標排放。
由于環保技術過關,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雖然滄州距離北京雖僅有2個小時的車程,在大部分污染企業關停的情況下,公司仍獲準正常生產。
重視環保投入是環保技術突破的保障,以建新股份為例,2009年公司銷售收入為2.32億元,凈利潤為4206萬元,而公司環保累計投入高達3000多萬元,并占了公司目前生產區域約1/3的面積。據統計資料顯示,中間體行業環保投入約占固定資產投入的30%,未來該比例將繼續提高,甚至高達40~50%。
廢水處理技術、間氨基及下游產品的生產規模、先發優勢及資金實力,決定了未來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和建新股份在同一平臺競爭,環保能力構成了行業最高進入壁壘。建新股份以其領先的環保理念和高度的環保責任,為其他化工企業的綠色發展模式提供了一份優秀的參考答案。
|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www.jzqfr.cn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