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0-07-31 17:32:03
針對近日媒體報道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企業進口部分國外玉米的情況,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玉米常年產量和消費量都在1.5億噸以上,就算720萬噸配額玉米全部進來,占國內市場的比例也不超過5%,對國內市場影響有限。
該負責人還表示,前段時間部分游資、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最近有轉向炒作玉米的苗頭,國家進口玉米有利于抑制國內玉米價格過快上漲。
發改委指出,按照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的有關規定,目前我國每年發放玉米進口關稅配額720萬噸,其中40%為非國營貿易配額,主要分配給國內一定規模以上的飼料企業和其他加工企業;另外60%為國營貿易配額,主要分配給國營貿易企業,也就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前些年由于國內玉米價格低,企業很少組織進口。今年國內玉米價格有所上漲,而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低,因此出現了玉米進口的情況。
發改委認為,我國糧食連續六年豐收,玉米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國家還有充裕的玉米庫存,應該說從總量上保證市場供應沒有問題。但是我國玉米資源在地區分布上不均衡,北方的玉米資源比較充足,南方沿海地區相對薄弱,而養殖業發達,玉米需求量大。今年國內玉米價格上漲,生豬價格回落,東南沿海省份適量進口一些價格較低的飼料玉米,對穩定銷區飼料價格、保護養豬農民利益是有好處的,也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各方面對轉基因玉米進口比較關注,首先是轉基因本身就是一個熱點話題;二是各方面對我國轉基因農產品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還沒有全面了解,擔心引起食品安全問題;三是前些年我國很少進口玉米,今年是我國入世以后第一次大宗進口,比較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
該負責人指出,據有關方面反映,玉米領域也存在惡意炒作的情況。前段時間部分社會游資囤積、炒作大蒜、綠豆等農產品,最近有轉向炒作玉米的苗頭,進口玉米可以抑制玉米價格過快、過度上漲。對此,國家有關部門已高度關注,并通過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強玉米市場調控,近期還將對玉米市場購銷秩序加強監督檢查,嚴厲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確保國內玉米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