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1 11:30:18
天氣持續高溫,人們巴不得快點過去。然而股市的高溫,人們卻希望越久越好。進入8月,A股的“三伏天”是否還將繼續?
每經記者 曾子建
7月,高溫籠罩全國,多個城市發布橙色預警,所有人體會到了三伏天的威力。
同樣,A股市場似乎也有了高溫的感覺。7月2日,滬指探底2319點后,便一路回升。整個7月,滬指漲幅近10%,漲幅在30%以上的個股超過50只。
天氣持續高溫,人們巴不得快點過去。然而股市的高溫,人們卻希望越久越好。進入8月,A股的“三伏天”是否還將繼續?
其實,要判斷股市的冷暖,資金面是重要指標。農行上市之前,央行便已在公開市場大量投放資金。農行上市后,雖然連續8周凈投放結束,但短期內資金面依然處于相對寬松的狀態。央行也明確指出,將在下半年繼續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寬裕的資金面對市場產生了支撐作用。從成交量來看,7月的最后兩周,滬市單邊日均成交額突破千億元大關,這也表明,目前正是今年以來資金最充足的時期。
再來看看政策面。近期并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利空因素,預計短期內都將呈現利空政策的真空狀態。有利的因素卻層出不窮,如央企整合,已在A股市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浪。各種題材的輪番炒作,已營造出一個相對強勢的市場格局,更進一步帶來了市場人氣的恢復。如果說二季度的大幅回落將市場人氣打到了冰點,那么7月的盛夏則令市場開始復蘇。
進入8月后,人們的擔憂,其實主要就是中國經濟會不會二次探底,刺激經濟政策會不會徹底退出。這不僅是普通投資者的擔憂,也同樣是管理層的擔憂。管理層已經表示,上半年經濟增速的回落,是主動調控的結果。管理層還表態,中國經濟很難見到二次探底。顯然,話已至此,不正是在向大家傳遞 “刺激經濟政策難退出”這樣的信息嗎?
正是在上述有利的局面下,才有了社保的抄底,保險資金的增倉,也才有了QFII的大舉做多。接下來,很可能又將是股票型新基金的募集回暖,提高倉位。而從資金的需求上看,未來資金需求或許將來自光大銀行的IPO,再融資的增加,以及限售股的解禁。不過,隨著市場的行情不斷上漲,在前期底部割肉的投資者必然又會殺回市場,為8月的行情添磚加瓦。
7月末,股指站上60日線,站上2600點整數關,短期均線系統均呈現上攻態勢。應該說,盡管中期趨勢并不明朗,很難斷定這是否是中級反彈的來臨,但短期內市場的強勢格局很難被徹底扭轉,最起碼反彈格局在8月上旬仍將持續。盤中調整隨時都可能出現,但每一次盤中調整,或許也正是輕倉者介入的時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