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大增 避險需求催熱短期品種
2010-07-22 01:54:42
每經記者 張瑋 發自北京
昨日 (7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普益財富金融理財研究所了解到,上月(6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大增,而外幣理財產品發行規模卻在縮小。伴隨著避險資金的涌入和對加息預期的擔憂,短期理財產品走俏的趨勢不斷增強。
本外幣理財產品“此消彼長”
數據顯示,6月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數為817款,環比增加51款;市場占比88.32%,環比增長7.29個百分點。其中,債券和貨幣市場類241款,信貸類226款,結構性理財產品99款。
值得注意的是,6月外幣理財產品發行數卻有所下降,較上月減少39款至108款。其中美元理財產品發行數為50款,環比減少24款;市場占比從9.55%下滑至5.41%;澳元理財產品發行數為25款,環比減少5款;市場占比為2.70%,環比下降1.17%。
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短期化趨勢逐月明顯:1月至6月、1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產品發行數逐月遞增,從1月份的106款增至6月份的252款;同時,此類短期限產品市場占比也從1月份的21.99%提升至6月份的27.24%。
普益財富理財產品研究員黃琦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指數遭受重創,許多投資者逃離股票市場,轉而將資金投入銀行理財市場,以達到短期避險的目的;尤其是流動性較高、風險較低的短期限理財產品受到此類資金的追捧。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6月份,1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產品發行數較5月份大幅增加66款,市場占比環比增加3.24%。另外,3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產品發行數已占據半壁江山。6月份理財產品短期化格局更加明顯,并且向小于1個月期限的“超短期”邁進。
如將期限進一步細分可得出,1~7天產品發行數為67款,占1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總數的26.59%;8~15天有58款,占比23.02%。也就是說,不超過半個月期限的產品已占據1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產品數的一半左右。
規避加息風險 短期產品走俏
研究員黃琦指出,除“短期避股險”以外,通脹預期導致升息可能性加大。因此,投資者在加息預期下,更加青睞短期限產品,以規避加息帶給長期限產品的利率風險,從而造成了近段時間短期化產品的投資熱。
同時,短期化產品收益率的走高也激發了市場的投資熱情。在經歷數月大規模回收流動性、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銀行間市場出現了資金緊張、流動性不足的局面。6月份,質押式回購、Shibor利率仍保持高位運行的狀態,月末7天、14天質押式回購和7天Shibor利率較6月初均有上漲,而短期化理財產品通常投資于銀行間債券與貨幣市場,利率的走高引發此類產品的收益率不斷上漲。
據悉,短期化理財產品以其較高的流動性和超過活期存款的穩健收益得到市場的熱捧。相信在股市低迷、通脹預期不減、市場資金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短期產品仍將比長期產品更受投資者歡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