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商標海外被搶注又是“王致和案”被告所為
        
        
        
          
             
          
          
            2010-07-08 01:43:41
          
        
        
        
       
      
      
      
        
        
        
        每經記者  肖芬  發自上海
        王致和  “海外維權第一案”后,洽洽商標也同樣遭遇了商標在海外被搶注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昨日(7月7日)從洽洽公司了解到,洽洽商標被搶注一案將于8月31日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開庭審理。值得注意的是,與王致和商標案相同,商標的搶注者均  為  一  家  名  為OKAIImportExportGmbH(歐凱)的公司。
        2006年  底  ,  洽  洽  獲  悉“Chacheer”英文商標和“洽洽圖形”商標在德國已被OKAI公司搶注,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2010年1月,洽洽正式向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德國OKAI公司注銷非法搶注的“洽洽”商標,1個月之后,慕尼黑地方法院正式受理。該案將于8月31日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開庭審理。
        據了解,歐凱公司是柏林一位德籍華人開辦的百貨公司,主要經營來自中國的食品。不過,據洽洽公司提供的資料,該公司曾是洽洽的一家海外“經銷商”,2003年2月24日該公司通過北京中咨佳松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向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進口價值1235歐元的“洽洽”系列產品,2005年5月8日該公司又通過北京中咨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向洽洽公司定購價值2326歐元的“洽洽”產品。
        “這場官司如果打不贏,我們的產品以后在歐盟市場就沒法做了。”洽洽食品市場總部副總經理李會芬認為。
        記者注意到,此案中的商標搶注者和此前“中華老字號海外維權第一案”王致和商標案中搶注者均為這家名為歐凱的公司。
        歐凱公司于2005年5月1日向德國商標專利局申請注冊洽洽商標并于同年9月3日獲得注冊。據此前公開報道,歐凱公司認為其在德國注冊“洽洽”在先,受到法律保護,此前曾開出了20萬歐元的轉讓商標的價碼,但遭到洽洽公司拒絕。
        2006年7月,中華老字號王致和起訴了在德國搶注了  “王致和”商標的歐凱公司。去年4月底,德國慕尼黑高等法院終審裁定王致和勝訴。據悉,歐凱在歐洲國家還注冊了  “老干媽”“今麥郎”“白家”等其他中國知名的食品商標。
        昨日,上海一位知識產權律師表示,“洽洽能否勝訴還無法判斷,但如果有證據能確定被告是產品的經銷商,那么被判定惡意搶注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