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7 03:34:16
每經記者 胡玉慧
A股市場上稀奇事年年都有,如今又出現一樁!昨日(5月6日)首批創業板公司漢威電子(300007,收盤價24.03元)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當地銀行申請貸款2900萬元,用于補充自身流動資金。
粗看上去這僅是一份公司日常運營的公告,涉及貸款金額也并不高,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仔細研究發現,漢威電子去年IPO超募的近2億元資金至今還一分未動,一季報賬面上貨幣資金也是高達4.08億元!既然公司不差錢,那為何還向銀行貸款2900萬呢?
近2億超募資金“束之高閣”
昨日漢威電子發布公告,公司在5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上全票通過決議,鑒于公司生產經營的需要,決定向民生銀行鄭州分行申請為期半年、總額為2900萬元的貸款,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在這份普通的借貸公告背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一些奇怪之處。
漢威電子在去年10月底挾“國內傳感器件龍頭”的名號登陸深圳創業板市場,其IPO以27.00元/股的價格發行了1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達到4.05億元;扣除3136.05萬元發行費用,實際募集資金金額約3.74億元。這當中,超額募集資金的規模達到1.92億元。
盡管深交所為規范創業板公司對超募資金去向作出了嚴格規定,例如一年內可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的超募資金不得超過超募資金總額的20%,但漢威電子在該用途上可動用的超募資金上限為3840萬元左右,完全可以滿足本次2900萬元的流動資金需求。更何況,漢威電子至今未發布任何超募資金的使用計劃,近2億元超募資金可謂是一分未動!
公司:或將用于并購
那漢威電子為何放著超募資金不動,還向銀行借貸補充流動資金呢?要知道超募資金的存款利息通常都低于貸款利息。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聯系了公司方面。
漢威電子證券事務代表肖鋒向記者表示,公司現正在考慮一些并購項目,目前已經在做初步調研,由于收購價格等細節尚未確定,所以不太方便動用超募資金。
這個回應與上個月公司的表態基本一致。此前深交所曾在今年年初規定,創業板公司在募集資金到賬后6個月內妥善安排好超募資金使用計劃,但截至本月5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總計79億元超募資金中,尚有65%,約51.28億元未公布用途,其中就包括漢威電子這樣至今未披露任何計劃的公司。
因此深交所在4月初發文作出微調,規定若公司確實無法如期披露使用計劃,應在期滿前披露后續考慮或安排。而漢威電子在4月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正積極進行調研、論證新項目,其中就包括“圍繞主業的并購等所有適宜本公司快速發展的方式”。
昨日肖鋒的回應也從側面證實,漢威電子1.92億元超募資金的去向很有可能是對外收購。這一模式對投資者來說并不陌生,在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中,就有神州泰岳(300002,收盤價62.70元)、樂普醫療(300003,收盤價56.50元)、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36.53元)、華星創業(300025,收盤價27.49元)等公司用超募資金進行了行業內并購。
肖鋒表示,未來若超募資金有剩余,公司會考慮動用閑置募集資金償還本次借款。
盡管公司稱超募資金另有重要用途,但記者發現在漢威電子股吧中,仍有投資者對公司此次貸款行為表示質疑。有投資者表示,一季報中漢威電子貨幣資金為4.08億元,即使剔除近2億元“不方便動用”的超募資金,目前公司手上現金也足夠充裕;因此對公司選擇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補充區區2900萬元流動資金,感到困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