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7 03:51:27
每經記者 宋元東
價值回歸還是中場休息?這是個問題。本周二,當神州泰岳、東方財富等11只創業板個股有氣無力地躺在跌停板上之時,這個哈姆雷特式的問題不由涌出。無論是一般股民還是專業人士,紛紛開始思考創業板的前途問題。這到底是正常的調整還是下一波行情的起點,在市場給出答案之前,你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
低迷一周創業板蒸發301億市值
本周,大盤股沒有借股指期貨的推出而順勢登臺表演,但中小盤個股的全面殺跌多少令人意外。前期瘋狂的創業板,在本輪調整中遭遇重創。周二,兩市第一高價股——神州泰岳(300002,收盤價207.15元)沖高237.99元之后,迅速掉頭向下,上午11時即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隨即引發創業板個股全面殺跌。
65只交易的創業板個股,絕大多數向跌停板沖去,其情其景,至今仍令參與者不寒而栗。截至當日收盤,東方財富(300059,收盤價78.18元)、億緯鋰能(300014,收盤價37.25元)、愛爾眼科(300015,收盤價73.60元)、硅寶科技(300019,收盤價51.59元)、大禹節水(300021,收盤價40.45元)、吉峰農機(300022,收盤價69.67元)、紅日藥業(300026,收盤價105.50元)、寶通帶業(300031,收盤價29.56元)、三五互聯(300051,收盤價46.25元)、鼎龍股份(300054,收盤價60.06元)10只創業板個股齊刷刷跌停。如果算上盤中一度跌停的個股,當日跌停的個股遠不止10只。
神州泰岳周二的失利并沒有就此止步,該股周三略有小漲后,周四繼續向下俯沖,并一度沖擊跌停,雖未跌停,但仍以大跌9.42%報收,并失守200元關口。在神州泰岳的帶領下,創業板接連3天低迷亮相,直至周五,股指期貨平穩推出后,創業板個股才略微抬起頭來。
昨日(4月16日),創業板大部分個股低開,見股指期貨無礙大局面,方才開始謹慎上揚,最終收出陽線。昨日,59只交易的創業板個股中,僅3只略跌外,其余56只個股全部上漲。
由于連續大跌,即使周五創業板全面上揚,不少創業板個股本周的調整幅度達到了15%以上。根據深交所披露的數據,截至昨日收盤,65家上市的創業板公司總市值為3006億元,一周之內蒸發掉的市場高達301億元。以昨日東方財富的最新市值計算,創業板一周約蒸發掉了2.8個東方財富。可見,創業板本周的波動相當大。
暴漲暴跌“市夢率”能否維持?
“如此大面積的集體跌停,確實為創業板掛牌以來所少見!”華安證券分析師張兆偉表示,剛剛過去的一周,創業板的大跌,成為繼去年首批創業板股票掛牌以來,展開的第二輪集體殺跌。去年10月30日,28只創業板股票掛牌首日上演了平均漲幅120%的A股奇觀。次日起,創業板股票紛紛大面積跌停。隨即經歷了數月的低迷之后,今年2月份以來,隨著年報陸續披露,伴隨著高增長、高送轉題材,創業板重新煥發青春,熱點開始不斷涌現。
進入3月份后,創業板炒作的高潮不僅帶領中小板、主板新股出現首日爆炒行情,甚至還帶領新股發行市盈率走高。根據大通證券的統計,創業板、中小板發行市盈率目前節節走高,從年初的50~60倍進一步躍升如今的70~80倍。
即便獲得如此高的發行估值,新股上市后的炒作熱情依然讓絕大多數新股研究員看走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閱大量的新股研究報告發現,近期,幾乎沒有研究員對新股首日定價作出準確預測,新股首日的漲幅無一不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大通證券新股研究員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神州泰岳為例,去年凈利大幅增長124.6%的情況下,每股收益達到2.72元,目前的靜態市盈率接近80倍,基本處于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如果神州泰岳今年依然能維持高增長,如此股價尚具備支撐。那些沒有高增長的諸多個股就屬于“瞎起哄”,只能以“市夢率”來衡量。因此,創業板從前期的瘋漲到本周的暴跌,是對估值的合理修正。
暴跌之后價值回歸還是中場休息?
那暴跌之后,有中國納斯達克(Nasdaq)之稱的創業板將何去何從?是價值回歸還是中場休息?
吳?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試想,如果中國的創業板能像納斯達克一樣出現微軟、蘋果這樣的偉大公司,即使目前給予100倍、200倍市盈率都不為過。問題的關鍵是,你能否發現這樣的公司。如果暫時還沒有發現,你就要對創業板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我們不期望創業板能出現微軟,如果能再出現盛大、分眾這樣的公司,我們的創業板接下來就會有戲!”他認為,如果創業板早推出10年,百度、盛大、攜程、如家、分眾這些優秀的中國公司登陸的可能就不是美國的納斯達克,而是中國的創業板。
接下來,創業板是否會再出現這樣的優秀公司?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東興證券分析師王玉泉表示,市盈率不是一個絕對因素,關鍵是要看這家公司在未來幾年內能否實現業績的高增長。如果能連續多年實現50%甚至100%以上的高增長,創業板目前上市的公司都是被低估的。因為,隨著業績增長,攤薄下來的市盈率就會快速降低。因此,關注創業板的投資者首先應考慮的是公司是否具備增長潛力,一旦選定后,應長期跟蹤。
2005年登陸納斯達克的百度,在當時只是一家年收入1億元、凈利潤1200萬元的中國小公司,但百度上市后卻實現令人吃驚的高速成長。百度2009年收入已經達到44.5億元,凈利潤更是高達14.85億元,股價也從當初27美元/股的發行價,暴漲到如今的600多美元/股。
不過在輝煌的背后,納斯達克也有無數公司因業績太差而退市。2000年,納指最高曾經到過5048.62點,但到了2002年也曾跌至1108點的最低點,至今才回到2500點左右,并且還在近日創下近20個月以來的新高。接下來,納指是否能回到5000點的高位,目前仍難以給出答案。
“創業板短期的走勢依然很難給出答案,關鍵的問題是你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投資的公司!”張兆偉認為,創業板的魅力就在于高成長性和高投機性合二為一,自然造就了創業板股票的波動性。因此,創業板系統性風險無法避免。惟有不敗的是,你選對了公司,能夠長期跟蹤,并能耐心持有。
對于喜歡交易的投資者來講,則可以適當規避創業板的短期風險,在某只自己看中的股票上適當增減倉位、波段操作以降低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