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加息動力未除 理財宜“短”不宜“長”

2010-03-05 04:45:30

每經記者  陳誠  發自北京

  本周,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再加息25個基點。我國央行何時加息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近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北京地區活期儲蓄存款減少85.7億元,定期儲蓄存款增加117.2億元。一般而言,加息預期下,居民多持有活期儲蓄,以待加息轉存定期。然而,央行公布的上述數據與加息預期不符,這說明加息預期漸漸趨弱?還是有其他特殊原因?

        昨日(3月4日)股市大跌70多點,一大利空因素就是市場傳聞央行將在“兩會”后加息,足可見加息預期的威力不減。在理財方面,投資者又該注意哪些問題?請看專業人士的建議。

春節因素致使定存擴大

        近日,央行營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人民幣儲蓄存款一月增加31.5億元。1月末,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4662.9億元,當月增加31.5億元,其中活期儲蓄存款減少85.7億元,定期儲蓄存款增加117.2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一般而言,加息預期下,居民往往傾向于將手頭現金存為活期存款,待加息靴子落地之后,再將活期轉存定期,以博取較高的定期存款利息。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北京地區1月份活期存款下降,可能是因為春節前居民置辦年貨,消費量大增。此外,1月股市出現回調,投資者可能將資金轉為定存。

        “北京地區存款余額總量達1.5萬億元,活期存款減少了85億元,占比非常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活期存款減少的因素有很多,不能證明加息預期已經消失。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孫瑞琪則表示,北京地區出現的定期存款增加,活期存款減少的現象,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儲戶對銀行利率的敏感程度有限。

加息將延后  預期不減

        1月18日和2月25日,央行連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回收市場上過剩的流動性。央行三大政策工具中,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快接近極限;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大量回收資金亦要承擔巨額的調控成本。

        本周,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加息25個基點至4%。分析人士認為,澳大利亞央行加息沒有示范效應,各國不會跟隨加息。加拿大央行在此后不久,宣布維持現有0.25%的利率不變。

        市場分析人士也認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效果初步達到,中國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中金公司最新研究報告稱,外部來看,美聯儲重申需要保持極低利率水平,我國加息可能延后,而人民幣升值或可能提前。

        IMF首席經濟學家高調撰文提出,西方國家可以將通脹目標提高,表明外部加息的時機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晚。內部來看,中國短期通脹壓力低于此前市場預期,作為加息先行信號的央票利率也保持穩定,因此一季度加息可能性較低。

        信貸證券分析師黃祥斌表示,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歷史經驗表明,一般GDP增速連續兩個季度超過11.5%以上,央行才宣布加息,而目前來看,國內GDP的增速還遠未到上述程度。

        盡管分析人士普遍判斷,加息可能比預想的要來得遲,但加息預期始終未消散。

        為刺激經濟,中國采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入2010年以來,通脹壓力逐漸顯現。事實上,通脹壓力已經成為促使央行加息的最大動因。

短期理財品成熱點

        加息預期之下,投資者該如何配置資產?

        理財專業人士建議,加息預期之下,投資者更要重視現金的重要性。事實上,現金也代表一種機會,待利率政策逐漸清晰之后,能利用手中的現金迅速投資,抓住瞬息即逝的機會。

        該人士繼續表示,投資者還不宜盲目將積蓄存成期限較長的定期,不妨將資金存為期限在3到6個月的短期定存。

        除了現金之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重要的投資渠道之一。西南財經大學理財產品研究所孫瑞琪表示,在加息預期下,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以“短”為原則。

        他表示,目前市場上一年期以上的理財產品發售數量也在減少。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當利率上漲后,此前發售的理財產品可能不能分享利率上漲的收益。

        事實上,銀行方面早已作出了反應。據了解,加息預期逐漸升溫,多數銀行停止銷售1年期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6個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財產品成為銀行主打產品。此外,15天理財、7天理財等超短期產品成為熱點。

        此外,國債方面,理財專家建議,在加息可能性很大的2010年,可考慮暫緩購買期限較長的國債。原因在于,國債執行合同利率,倘若如果利率上調,也只能按購買時約定的利率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