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三重頂”壓力大 滬指重返“2”時代

2010-01-28 04:06:26

銀行股曾被市場寄予厚望,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制度創新,以及王亞偉買入等一系列的利好之下,投資者預期銀行股能夠穩定市場。但在昨日,銀行股卻展開新一輪下跌,成為大盤跌破3000點的罪魁禍首!

每經記者  毛晉楠

        3000點大關未能終結新年以來的調整。27日,多空雙方圍繞3000點展開了又一輪爭奪,早盤市場幾次跌破3000點,都展開了反彈,但是午后市場卻未能止住跌勢,最終收報在2986.61點,下跌32.78點。也宣告上證指數重返“2”時代。

多只銀行股破位

        銀行股曾被市場寄予厚望,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制度創新,以及王亞偉買入等一系列的利好之下,投資者預期銀行股能夠穩定市場。但在昨日,銀行股卻展開新一輪下跌,成為大盤跌破3000點的罪魁禍首!

        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跌幅超過4%,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等跌幅超過3%,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下跌也超過了1%,深發展A公布了業績預增公告,200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700%,仍下跌0.63%。

        銀行股的普跌,拉低大盤指數,建行、工行、招行、中行和交行,昨日分別拉低大盤指數5.25點、3.77點、1.7點、1.48點和1.43點,滬市全部銀行股合計拉低大盤指數下跌近20點。

        從工行、建行、興業銀行等走勢來看,技術面上已經形成了破位,如果短期不能重新修復技術形態,那么后市進一步走弱的可能性就相當大。港股市場在昨日也未能止跌,原本已企穩的港股在A股收盤后,展開新一輪下跌,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都以下跌收盤;但是銀行股的跌幅普遍小于A股。

成交再創地量

        雖然滬指跌破了3000點關口,但是恐慌性殺跌盤似乎并未出現,這從昨日成交的量能就可見一斑。

        上海市場昨日成交了934.1億元,再度創出今年以來的地量,這也是本周三個交易日中,成交量第二次跌破1000億元的水平。市場量能連續萎縮,也說明了殺跌盤趨于謹慎;另一方面,也顯示市場的流動性明顯萎縮,這從分時走勢也可以得到印證。

        從全日成交來看,第一個小時和第四個小時均出現了下跌,第二個小時和第三個小時出現反彈,但是下跌時量能,卻比反彈時的量能要大,說明盤中參與反彈的資金依然謹慎。長江證券分析師范戈認為,這種縮量下跌,說明在3000點的區域,沒有大資金買進,所以依然看不到止跌的跡象。

三重頂壓力巨大

        從技術面來看,跌破3000點之后,3000點之上重新構筑成了一個套牢區域,從2009年11月2日突破3000點之后,到昨日一共有62個交易日,這期間大盤曾一度摸高到3361.39點,然后開始震蕩回落,這期間市場累計的巨量成交,并不亞于去年7月和8月見頂時的量能水平。

        巨量的套牢盤,對于今后市場的每一次反彈,都會構成巨大的壓力,而在去年8月見頂后,市場選擇了快速的殺跌完成調整,而本次回調,則是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緩慢的構筑了一個大的套牢區域,今后要消化該套牢區域的壓力,難度可能會更大。

        范戈認為,這個套牢區域,技術面上有點像一個三重頂形態,2009年11月24日、2009年12月7日、2010年1月11日,是三個明顯的頂部,3300點的壓力很重,市場幾次都無法突破,說明市場對后期政策不確定性存在擔心。在政策面不確定、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市場選擇向下,所以從目前市場看,技術上沒有明顯的止跌信號前,不要輕易介入。

        從基本面看,目前的確是一個困難時刻,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流動性的收縮力度較大,而且還有加息的預期存在,對資本市場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經過2009年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后,2010年的復蘇之路依然漫長,日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警告說,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還異常脆弱,不排除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范戈認為,全球經濟的走向,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力可能比流動性的影響更大,一旦經濟陷入二次衰退,全球股市和A股市場,都可能陷入新一輪的調整期,所以他建議投資者在操作時,仍應保持謹慎,耐心等待經濟進一步好轉的信號出現,以及新的投資機會的出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