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商業精選

每經網首頁 > 商業精選 > 正文

全年產銷座次排定 汽車產業喜憂參半

2010-01-12 04:42:25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陳喆  發自北京

  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遍體鱗傷,巨大的中國經濟體雖非毫發無損,但超強的耐受力卻顯而易見,這從2009年中國汽車工業的逆勢上揚就可見一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昨日在2009年12月中國汽車工業產銷發布會上宣布,2009年中國汽車業產銷兩項數據均已超過美國,分別達到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增長48.30%和46.15%,躍居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汽車大國。各大企業在乘用車、商用車、單款車型等各個細分領域座次排定,優異的業績為2009年飄紅的車市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但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及汽車企業界的人士均認為,產銷世界第一固然令人欣喜,但品牌缺失、市場成熟度不夠、政策引導等諸多要素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強國的道路依舊曲折而漫長。  

四大汽車集團市占率達61%

    “越級而立”經常被汽車企業用作新品上市的宣傳口號,以彰顯其低級別高性能的特性。對于不夠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來說,憑借全球年度產銷冠軍的佳績超越發達的美國汽車市場,也完成了世界汽車工業史上一次漂亮的越級。國內各汽車企業也在車市尤其火爆的2009年確立了自己的位置。

        中汽協昨日發布的2009年汽車行業產銷數據顯示,上汽集團以270.55萬輛的銷售業績位居  “四大”之首;一汽集團以194.46萬輛的銷量屈居第二;東風汽車集團憑借旗下各板塊的同時發力,以全年189.77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三位;長安汽車集團通過和中航汽車的重組大幅提升了銷量,以不到3萬輛的微弱劣勢位于東風汽車之后。上述四大汽車集團合計市場占有率高達61.69%。

        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介紹說,2009年乘用車市場增長顯著,商用車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增長。數據顯示,2009年乘用車產銷1038.38萬輛和1033.13萬輛,同比增長54.11%和52.93%;商用車產銷340.72萬輛和331.35萬輛,分別同比增長33.02%和28.39%。

        從汽車產品結構來看,乘用車占據2009整個汽車市場75%以上的銷量,占據絕對的優勢地位。從銷量情況來看,盡管自主品牌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同合資品牌的競爭中依然落了下風。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乘用車銷量的前六位均被合資品牌所占據,依次為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大眾、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奇瑞和比亞迪兩家自主品牌企業雖然上榜,但分別只占據4%左右的市場份額。

        大眾和豐田兩大品牌在2009年的中國市場均表現突出,其中南北大眾為大眾品牌貢獻了139.74萬輛的銷量,豐田汽車公司中國市場銷量約為70.9萬輛。

        比亞迪在單一車型銷量排名上為自主品牌挽回了些許顏面。同樣來自中汽協的數據顯示,比亞迪F3車型憑借全年29.1萬輛的銷量雄踞2009年轎車銷量榜首。

        “2009年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效果顯著,呈現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增長較快,中西部地區增長快于東部地區,二三線城市增長快于一線城市等特點,自主品牌盡管同合資品牌仍有差距,但市場份額也從2008年的26%增長至2009年的30%,”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強調說,“中國經濟的好轉和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框架下的一系列政策是2009年中國汽車產業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和消費國的主要原因。”

        “經過2009年一年的發展,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中國也將借此成為進入汽車普及型社會,”董揚表示,“但在汽車工業發展與環境資源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還需要很好的規劃。”

        對于今年的汽車市場增速,董揚大膽作出預測:“預計2010年國內汽車市場將實現10%左右的增長、1500萬輛左右的銷量。出口能否增長,世界經濟能否快速回暖,以及1.6升及以下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幅度縮水等政策調整都會影響到車市的銷量。”

逐漸彌補的技術短板

    縱觀2009年國內汽車工業的發展,技術和研發水平的迅速提高成為企業有節奏推出高質量產品的保證,也推動了汽車市場的繁榮,但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技術差距依然不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通過引入國外資本、技術和車型的方式促進了汽車產業的發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看似效果明顯的“捷徑”促進了國內汽車企業的壯大和市場的繁榮,然而當中國汽車工業試圖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時,這種“市場換技術”模式的弊端卻日益顯現,企業享受著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帶來的成果,卻往往放慢了技術研發的步伐。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外資品牌在新技術領域的優勢愈加明顯,而國內企業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整車設計等方面處處受制于外資巨頭。盡管部分車企嘗試中外技術合作的方式來發展自主品牌車型,但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嚴重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都嚴重制約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近年來,從行業主管部門到汽車企業都已經認識到增強技術開發能力已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今年年初制定的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汽車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懸掛系統、汽車總線控制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技術實現自主化,新能源汽車專用零部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家的高度重視下,汽車相關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2009年6月30日,國產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自動變速器——歐意德全電控、低噪音、高傳動比、高適用性4速自動變速器在中國最大的發動機及變速器生產基地內蒙古歐意德發動機公司試生產成功,填補了中國在核心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又一項空白。

        而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自動變速器技術研發和引進方面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吉利集團對澳大利亞自動變速箱企業DSI的整體收購對中國核心零部件產業無疑是一項利好,引入世界頂級變速器生產商德國ZF公司全套設備及配套技術的華泰汽車自動變速器項目也已于2009年8月開工建設,上述車企的實踐為國內車企掌握核心技術提供了一項可參考的新路。

        此外,蓬勃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和金融危機也吸引了更多的汽車技術人才涌入自主品牌車企,去年年底加盟吉利的原菲亞特動力科技中國區CEO沈暉就是一例。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主導市場,核心技術不久就將不再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短板,”倡導“技術立企”的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此前在廣州車展期間自信地表示。

仍需完善的汽車市場

   中國飄紅的汽車市場讓絕大多數車企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在市場繁榮的背后,整體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成熟度卻遠遠不夠。消費者購車方式的單一、車企競爭的無序、汽車售后服務的混亂等,都與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不匹配。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等發達汽車市場消費者購車大部分是購買第二輛或者第三輛車,而中國消費者70%以上是第一次購車,對汽車產品還不夠了解。“很多消費者受優惠政策影響而急于購車,往往將價格便宜和外形好看等因素作為選車的重要依據,卻忽視了質量不夠穩定、維修保養費用高、售后服務跟不上等問題;同時部分消費者為了彰顯個性,盲目追逐小眾品牌或者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豪華車,從而提高了購車的綜合成本,”某品牌特約經銷商銷售人員表示。

        在購車方式上,盡管許多車企和銀行提供汽車消費信貸服務,但國內消費者還是習慣于自付現金購車,貸款購車比例僅為10%左右,這與貸款購車高達80%的美國汽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分析人士認為,不斷浮動的利率和繁雜的手續影響消費者貸款購車的熱情,相對于作為生活必需品的住房而言,消費者對于汽車消費仍然抱著量力而行的心態,這與汽車消費者消費心理不夠成熟有關。只有消費者認同按揭購車是一種常態的購車方式,汽車市場才能進一步發展。

        市場競爭的無序則更加令人擔憂。為了擴大銷量,主機廠及供應商千萬百計降低成本打價格戰,車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也被迫加班加點生產,對產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就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空談。今年,國內汽車產品召回的頻發就是最好的例證。另外,4S店根據市場變化頻繁地加價和降價售車,也讓消費者困惑不已。

        汽車售后服務同樣亟需完善。對于大部分4S店而言,售車只有微薄的利潤,售后服務才是真正賺錢的金礦,這其中就暗藏了不少貓膩。

        據了解,部分4S店在維修過程中隨意更換零部件,甚至故意制造問題再維修進行騙保,以此獲得保險公司更多賠付,消費者不明不百地承受愛車再次損傷的代價。日前就有報道稱,鄭州某消費者33萬多元購買的新“皇冠”,因泡到水里到4S店維修,維修價格竟高達39萬多元。

        為了規范行業,去年9月1日,中國保監會不得不發布  《關于防范車險理賠環節風險的通知》來防范騙保現象的發生。

        “希望汽車生產和銷售要有雙贏和平衡的關系,且要給消費者提供公平的、友好的、便捷的使用和維修環境,”董揚的觀點包含著對汽車售后服務市場一片亂相的批評。

呼喚更全面的政策指引

  去年年初制定的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共提出了十一項政策措施,其中減征乘用車購置稅、汽車下鄉、以舊換新、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以及完善汽車企業重組政策等措施成為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飄紅真正的幕后推手。今年,汽車下鄉、以舊換新以及1.6升及以下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征幅度縮小后的延續將保證車市穩定增長。但業內專家仍然呼吁,希望汽車消費信貸以及規范二手車市場等政策盡快推行,以推動汽車市場保持持續增長。

        “汽車金融政策的落實對于國內汽車市場的發展非常重要,會是今后保持汽車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董揚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汽車消費信貸政策的完善將給汽車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但目前來看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消費者消費心理不成熟、信用制度不完善以及渠道的不健全都是制約汽車消費信貸發展的重要因素,”新華信汽車營銷解決方案副總經理郎學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國內市場僅有7%左右的消費者利用消費信貸購車,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郎學紅補充說,“美國汽車市場消費信貸的比例達到80%以上,歐洲市場也超過了50%,如果明年汽車消費信貸環境進一步完善,將會對汽車消費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

        據了解,在美國等成熟的汽車消費市場,二手車交易非常活躍和規范,成為整體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性力量,但國內二手車市場充斥著價格不穩、以次充好、交易無序等各種亂相,以至于許多消費者不敢輕易涉足二手車市場。

        “其實二手車是汽車市場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溫家寶總理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了要加快二手車及租賃市場的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2009年前8月二手車共交易200余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5%,已經初具規模,如果加以適時的政策引導和規范,二手車市場將是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汽車市場。

        “我們希望現有的政策得以延續,汽車金融、二手車市場等政策能夠盡早落實,中國汽車市場需要全面的政策指引。”董揚表示,“國家應該有一部法律來統一管理汽車行業,有一個各部門協調的全面規劃,再加上汽車及相關產業的協調和互動,共同促進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發展,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強國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