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 保險資金運用收益達1954億元
2009-12-18 04:36:53
每經記者 宋怡青 發自北京
雖然經濟危機的硝煙仍未散盡,但是今年的保險資金投資仍取得了較高的收益。12月17日,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1954億元,平均收益率為5.91%。整個保險業保費增速平穩,壽險業的結構調整已經取得成效。
行業增盈明顯
根據保監會數據,今年1至11月,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為460.9億元,同比增加574.49億元。其中,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為23.43億元,同比增加93.98億元。
“今年產險業的整體經營狀況比去年好。業務實現賬面盈利,費用水平和綜合成本率都出現了下降。”一家產險公司的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監管部門下發的70號文件
(《關于進一步規范財產保險市場秩序工作方案》)對規范整個財險市場的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整個行業打“三假”也取得了成效,騙保案明顯降低。另外,去年自然災害比較多,整個財險業的賠付率也就高。但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整個行業沒有太大的賠付案,資本市場收益的走高也帶動了產險業的利潤。”
截至11月底,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403.73億元,同比增加329.51億元。新業務價值實現大幅增長。
“今年是壽險業調結構的一年,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主要是壽險業務的內涵價值得到了提高,為明年的增長打下基礎。”一位壽險業人士說。
投資是保險機構運營中重要的一環,今年在宏觀經濟整體偏弱的情況下,保險資金的運用收益還是得到了穩步提高。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資金運用收益1954億元,平均收益率為5.91%。
“5.91%的平均收益率略高于我們的預期。主要原因是股市從年初的1800點站上了3300點。在此期間如果保險公司能夠把波段做好,還是會取得可觀的收益。”東方證券資深保險分析師王小罡對記者表示,“預計明年股市還會有30~40個百分點的漲幅,債券的收益也將繼續走高,所以仍看好保險業。”
保費增速平穩
結構調整給保費增長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今年保險業保費收入仍然增速平穩。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各保險公司共實現保費收入10216.76億元,同比增長11.65%,年度保費首次突破萬億元。
其中,財產險業務保持較高增速。1至11月保費收入2640.18億元,同比增長22.28%,其中,農險、工程險、信用險增幅較大,分別達到23.19%、36.77%和67.87%。
“今年汽車市場的火爆帶動了交強險的銷售。另外,國家為拉動經濟增長在基礎建設方面投資很多,這些都能帶動財險業保費的增長。”國泰君安證券彭玉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人身險業務在進行結構調整、壓縮低效益業務的情況下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1至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7576.58億元,同比增長8.37%,增幅比前10月提高2.69個百分點。
“人身險結構調整歷時將近一年,在四季度的時候太保、國壽等保險巨頭都開始實現保費增速止跌回升,所以我們預計12月人身險的保費增速可能還會更高。”彭玉龍稱。
去年以來我國保險業開展的結構轉型和業務調整,人身險領域的期限結構、渠道結構和險種結構已有明顯改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11月新單期交保費同比增長32.6%,新單期交率達到25.42%。
從代理渠道方面來看,個人代理業務同比增長15.79%,占壽險業務總量的44.28%,同比上升2.83個百分點;銀郵代理業務同比增長4.53%,占壽險業務總量的47.75%,同比下降1.77個百分點。具有保障功能的普通壽險和分紅壽險占壽險公司全部業務比重為76.93%;投連險和萬能險則大幅下降。
另外,保險銷售誤導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1至11月壽險公司退保率僅為3.23%,同比下降0.24個百分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