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房地產回暖 工程機械板塊迎來交易性機會

2009-06-27 03:32:41

業內分析師指出,受中報業績超預期、房地產復蘇等因素的影響,工程機械板塊有望繼續迎來交易性機會。

每經記者  魏玉卿

        上證指數在多空雙方越來越大的分歧中,不斷以創出新高來刺激投資者的神經,各板塊的輪動性也因此明顯,本周工程機械板塊跑贏大盤,截至周五收盤,如三一重工(600031,收盤價29.56元)、徐工科技(000425,收盤價32.21元)、中聯重科(000157,收盤價23.4元)等個股在本周均大漲7%以上,尤其是徐工科技本周漲幅高達14%。

        業內分析師指出,受中報業績超預期、房地產復蘇等因素的影響,工程機械板塊有望繼續迎來交易性機會。

因素一:

預期房地產投資增長

        對于工程機械股的上漲,業內分析師均認為,這主要還是基于市場對房地產投資有較高預期的結果,房地產回暖意味著新開工面積的增加,房屋新開工自然要采購工程機械。

        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2.46億平方米,超過2007年同期水平,為近11年以來的最高峰。盡管成交量和成交價格有所上漲,但是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一直處于下滑階段。

        平安證券機械行業高級研究員王合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信貸政策的放松,使得房地產開發的信心得以恢復以及高企的庫存壓力在上半年得到一定的緩解,下半年市場對房地產投資有較大的預期,因此,下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一旦出現增長,這將對市場心理產生很大影響,而房屋新開工自然要采購工程機械。

        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啟動,將助力工程機械上行,并認為在上半年,盡管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很快,但是房地產投資仍然很疲弱,房屋新開工增速同比下降17%,影響了工程機械產品的需求,而房地產開工增長是工程機械銷售的充分條件,只有大量的新開工樓盤才能帶動工程機械的新增需求。房地產開工回升將帶動混凝土泵車增長,銷量具有超預期的可能。

因素二:

出口下滑可能將減緩

        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的出口持續疲弱,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指出,1~5月份主要工程機械產品出口下降在30%以上,而出口占到中國工程機械銷量的30%左右。

        某著名券商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盡管國外對工程機械的需求回暖不會像國內這么快,但是環比來看,上半年基本上是出口最差的時期,只是這種最差的情況會持續時間會多長現在還無法預測,下半年出口情況不會比上半年更差,下滑趨勢有可能減緩。

        王合緒也認為,今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出口下滑很大,下半年若下滑稍微減緩,則相比上半年就會有增長。

因素三:

鋼價回落  中報業績超預期

        工程機械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報業績超預期是刺激股價上漲的又一個因素,今年平均鋼材價格同比大幅回落,成本降低平均下降25%,工程機械盈利提升。盡管今年上半年同比銷量有所下降,但是去年上半年成本比較高,而今年鋼材價格同比大幅回落,成本降低平均下降25%,另外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務費用都有一些改善,這都將使得工程機械盈利提升。

        “受經濟危機以及奧運會的影響,去年下半年工程機械銷量逐月大幅減少,這種情形并不正常。今年恢復了正常,再加上4萬億投資抬高基點,因此,正常情況下今年下半年銷量會比去年下半年好,并且7、8月份同比會有明顯增長。”王合緒向記者說道。

因素四:

股價休整久  有補漲要求

        事實上,除了上述基本面因素外,工程機械由于在經過2、3月份的銷售旺季后,進入二季度銷量平穩,國信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4、5月份行業銷售情況環比有所回落。其中4、5月份裝載機行業銷量環比分別下降12%、16%;推土機環比分別增長3%和下降16%;挖掘機環比分別下降19%、32%;汽車起重機4月份環比下降11%。

        “銷量沒有給市場較大的驚喜,股價也因此休整了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相對其他的藍籌就有補漲的要求。另外,現在時各大券商密集推出中期策略的時間,研究員要推薦股票,再加上上述的幾個因素,自然就有資金關注。”上述研究員說道。

投資分析

重點關注混凝土機械

  盡管短期從技術面來看,工程機械股已有較大漲幅,但是業內分析師認為,市場對工程機械股的熱情,主要還是房地產投資所帶來的銷量增長。

        目前基于市場對房地產投資有較高的預期,工程機械股后續仍有上漲空間,所以,投資者可以重點混凝土機械,其次為旋挖鉆機、挖掘機、推土機、起重機械等,代表的上市公司有三一重工、徐工科技、中聯重科、山推股份等。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