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路翔股份“攀親”比亞迪背后:鋰礦遲遲未量產

2009-06-27 03:35:32

每經記者  宋元東  發自四川康定

        路翔股份擬投資5000萬元攜手融捷集團掌門人呂向陽,共同開發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的呷基卡鋰輝石礦。消息一出,讓人詫異不已。但考慮到呂向陽與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的特殊關系,攀親比亞迪后的路翔股份仿佛一夜之間插上了想像的翅膀。記者前往康定調查,卻發現呷基卡鋰輝石礦的開采、試生產并不順利。員工抱怨管理不善、人才流失。投入5000萬元,背靠比亞迪這棵大樹,業內人士認為路翔股份在鋰礦的發展上,依然值得期待。  

    路翔股份  (002192,收盤價16.86元)近日公告,擬投資5000萬

元攜手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以下簡稱融捷集團)掌門人呂向陽,共同開發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的呷基卡鋰輝石礦。由于呂向陽與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的特殊關系,攀親比亞迪后的路翔股份仿佛一夜之間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令人生出無限遐想。

        路翔股份投資的這一新興項目目前進展怎么樣?未來前景如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康定,一探究竟。

突發公告

5000萬投資開鋰礦

        6月2日,路翔股份突然發布的一紙公告讓人詫異——不僅參股與公司主業毫無關系的鋰礦開發,而且投資5000萬元占股25%~40%也顯得不痛不癢。

        公告顯示,路翔股份最近與融捷集團和四川省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礦公司)協商,對四川甘孜州融達鋰業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融捷投資占70%股份,川礦公司占30%股份)進行股權投資事宜。融達鋰業擁有康定縣呷基卡134#脈鋰輝石礦采礦權,并已辦理《采礦許可證》,采礦權的區域范圍為134#脈0.88平方公里,高度為海拔4460m~4380m,鋰輝石儲量約534萬噸。采礦權期限自2004年計起,為30年。

        公告的表示雖平淡無奇,但縱觀路翔股份本輪超常規的反彈,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K線圖后,事情又突然變得并非那么簡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路翔股份參股的這家鋰礦曾一度披著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鋰礦的光環,而他的合作伙伴——融捷集團的呂向陽更是不簡單。由于呂向陽與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的特殊關系,路翔股份一夜之間仿佛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從此,路翔股份憑借這筆5000萬的投資攀親比亞迪,并將從這家新能源汽車巨頭的利益版圖中分得一杯羹。

        公開信息顯示,4月30日,作為甘孜州重點項目之一、呷基卡鋰輝石礦項目成功試投產,融達鋰業目前的計劃日采選量是800噸。

實地調查

試產近3年工人抱怨管理不善

    呷基卡鋰輝石礦位于康定縣城外約150公里處。由于途中道路崎嶇,大約需要5個小時車程。融達鋰業的生活區位于礦山所屬的塔公鄉集鎮旁。礦山距離生活區近30公里。平時,工人門開工時就在礦山上住宿,放假時則在生活區居住。

        6月25日上午11時,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抵達公司生活區時,工人們要么在宿舍里清洗衣服和閑聊,要么在空地上打籃球,完全沒有試生產應有的緊張味道。

        “過濾用的機器壞了,我們只好休息!”一位工人笑著告訴記者,平時機器經常壞,他們都習慣了,下山休息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位老師傅則打趣地稱,他到公司上班兩年了,基本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好工資照發,他也樂得自在。不過,工資也不算高,一般只有1000多元,在周邊工廠的工資水平中也沒有絕對優勢。雖然目前工作量不大,許多能干點的年輕人依然不安于現狀,最終選擇離開公司。

        “連公司老總都經常換,別說工人了!”對于公司的閑散狀態,另一位正在打乒乓球的年輕工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公司老總就換過兩次,今年又換了一次。長期以來,廠里的管理工作備受詬病,能干的工人大多走了。去年,由于冰凍天氣造成公司一臺昂貴的機器報廢,直接導致分公司老總被呂向陽開除。

        多位工人向記者抱怨,正是疏于管理造成了公司今天的局面。公司實際試生產早在2年多前就已開始,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至今尚未形成。目前公司生產車間里留存的幾百噸鋰礦產品是長期試生產的結果,但氧化鋰的濃度十分不固定。

        記者從川礦公司網站了解到,早在2004年3月11日,該公司就通過競標取得呷基卡鋰輝石礦采礦權。后來,融捷集團與川礦公司合作開發,礦區工程建設早在2006年底即已基本完成。截至當年11月28日,首采地段已開始進行爆破前期作業。

呂向陽“鼓勁打氣”試生產提速

    雖然從公司領導處沒有得到答案,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了解到的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公司產品研制明顯有提速跡象。一個可以佐證的證據是,今年4月份(由于高原冰凍積雪原因,公司每年12月到次年3月要停工近4個月)公司開工以來,呂向陽每個月都要親自到公司礦山督察工作,隨同的要么是指導工作的專家,要么是對項目感興趣的投資人。本月,呂向陽已經來過公司兩次,其中一次就帶領路翔股份的負責人參觀礦山。本月中旬,路翔股份正式派駐代表任公司的總經理助理,全面協助總經理辦公。而公司的總經理一職由融捷集團派駐,另一股東四川礦業有限公司派出的代表則分管后勤。公司員工表示:“雖然路翔股份介入項目投資后,融達鋰業的股權分布尚未公布,但從三位出資人代表的任職情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上述人士還透露,在一次與班組組長以上管理層會談時,呂向陽對公司前景進行了展望,并承諾等公司正式投產后,工人們的平均工資將達到每月3000元。

        呂向陽提振士氣的表態的確起到了一定效果,原本有打算離開的工人選擇了繼續等待。“公司提出,今年以來要力爭生產出規模化的成品!雖然不一定有這么快,但我相信,只要老板下決心,解決好管理問題后,技術上難題的解決是早晚的事情!”一位原本打算離開的工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記者還了解到,雖然公司員工流動性一直較大,但在職工人基本能達到100人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還有一個積極跡象是,融達鋰業最近在全國范圍內招募人才,從技術工人到行政人員都有。

沖刺最后環節力爭今年量產

    從公司生活區到礦區,近30公里長的路段大部分為公司專用道,經過彎曲折回后,它的終點位于海拔4400米左右的礦區。

        當日下午,從公司生活區驅車近1個小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公司礦區。記者看到,整個生產區已全部停工,在料臺區擺放著一片不規則的鋰輝礦石。而料臺背后約一公里遠處則是一大片未開采的鋰輝礦,公司工人稱儲存量30年也開采不完。

        現場看護人員告訴記者,由于脫水流程中的過濾裝置發生故障,公司整個生產車間已經停工,從外地派來的專家預計下午晚些時候就能趕到,估計再過兩天就能復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了解到,公司的生產流程大致分為原礦采選、破碎、浮選以及脫水四個主要環節。今年早些時候,在呂向陽臨時請來的專家的幫助下,公司曾在短時間內一度生產出符合標準的成品鋰精礦。但好景不長,良好的狀態沒有維持下去。

        對于成品鋰精礦遲遲無法量產一事,融達鋰業一位剛離職的技術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問題主要來自兩個環節:一是設備問題,公司生產設備大多能在平原環境下運行良好,但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氣候條件下,有些設備可能根本達不到生產要求;另一方面,因為管理的問題,優秀技術人才紛紛流失,現有技術人員無法嚴格執行工藝標準。他建議,如果公司能開高價請一流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量產不會等太久。

        上述技術人員還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大的流程環節中,前三個環節的技術流程基本確定,目前正進行的是最后一個主要環節——脫水。目前,公司提出的正式生產標準是,日采選原礦800噸,產出成品鋰精礦200噸。但由于設備常出故障以及技術標準的不完善,生產車間無法持續生產,且每800噸原礦產出的成品鋰精礦不超過150噸。

        上述人士稱,目前,呂向陽的決心很大,親自擔綱抓生產,相信路翔股份投入5000萬元后,試生產能提速。如果順利,今年達到量產的可能性較大。根據公司測算,正式投產后,年產鋰精礦4.5萬噸,年銷售1.15億元。

前景分析

背靠比亞迪打造國內最大鋰產品企業

        對于未來的前景,融達鋰業在企業宣傳欄內有如此表述:“本公司主要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提供原材料,目前公司在康定的礦區開采和選礦試生產正在緊密鑼鼓的進行中……(努力)成為國內最大的鋰產品銷售企業。”

        內部人士還透露,融達鋰業計劃在2011年再投資4.5億元,將鋰輝礦的日采選量提高到3000噸,同時,公司還計劃在甘孜建設年產1萬噸的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屆時,公司年產值有望達到10億元。屆時,從鋰輝礦石、動力鋰原料到鋰電池;從融達鋰業、融捷集團到比亞迪……一條完善的鋰產業鏈條將從這里延伸。“公司美好的前景正在等待融達鋰業的正式投產。”上述公司內部人士表示,在金融危機大環境下,路翔股份的5000萬元投資正是項目加速的催化劑。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呂向陽與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的特殊關系,融達鋰業的未來前景令人遐想。呂向陽是王傳福表哥,1995年,王傳福辭職創建比亞迪,正是從呂向陽手中借到的250萬元開始的進入手機電池行業的,從鎳電池到鋰電池,再到汽車業,王傳福的成功與呂向陽的投資密不可分。

        如今,呂向陽是比亞迪股份的第二大股東,持有股份19.9%。背靠比亞迪這棵大樹,融達鋰業的銷路將是不愁的。隨著新能源汽車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之后,融達鋰業豐富的礦產資源將逐漸發揮出它的優勢。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