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屆外博會昨舉行外銷企業內銷“缺經驗”
2009-06-19 02:51:06
每經記者 范鐵 發自東莞
在進出口貿易持續下滑,國內市場潛力凸顯的背景下,如何打通“出口轉內銷”的關卡?以“三來一補”加工貿易起家的廣東省,正積極探索突圍之道。
昨天,被譽為 “內銷版廣交會”的首屆廣東外商投資企業產品(內銷)博覽會(以下簡稱外博會)在廣東東莞舉行。阿里巴巴、百思買、沃爾瑪、家樂福等身影活躍。開幕當天就舉行了8項合作框架協議、160項企業成交協議的簽訂儀式。而早在開幕之前,企業與采購商達成的成交協議已達300多項。
據本屆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劉曉捷介紹,在參展的9大類上萬種產品中,有將近3500種此前僅供出口,是首次出現在內銷市場上,約占33%。
外博會作為不少企業試水內銷的“第一堂課”,都顯得有些經驗不足。東莞奧美佳電子有限公司的一款數碼DV,國內直銷標價僅250元。曾為世界頂級耳機品牌“鐵三角”貼牌的東莞豐恩電子公司,推出一款幽浮系列耳機,國際標價21.90美元,而在外博會上標價40元人民幣。另外還有1700元的筆記本電腦、200多元的手機等,相比市場價格可謂“價格屠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調查發現,其中也不乏售價一件2000多元的羽絨服,接近6000元的32英寸液晶電視,價格之高同樣令國內消費者吃不消。而如此離譜的價格顯然跟企業缺乏定價經驗有關。“很多企業的產品根本沒在國內市場賣過,你讓他們定個內銷價,居然會難倒了他們。”組委會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價格差距很大。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