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6 02:52:10
每經記者 張超 發自北京
昨日,中材股份(01893,HK)與甘肅祁連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祁連山)正式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以每股9.11元的價格認購祁連山(600720,SH)11.58%股份(共計5500萬股),中材股份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
“這是繼入股天山股份(000877,SZ) 和 賽 馬 實 業(600449,SH)后,中材集團在西北地區入股的第三家水泥企業。”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除了陜西的市場份額略低之外,中材在其他西北四省已經一家獨大,占據了西北五省近30%的市場空間。
借增發入股祁連山
兩年前,祁連山就擬通過增發融資增加生產能力,但此前數次增發均無疾而終。2008年12月,祁連山啟動第三輪增發,中材因此有了機會。
中材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祁連山本次非公開發行7900萬股,對象為不超過10名的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在甘肅和青海建設2條水泥生產線及1條余熱發電生產線。
有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祁連山是中國西北地區主要水泥生產企業之一,是甘肅省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拿下祁連山,中材集團就等于把西北的水泥市場連成了一片。“目前中材集團控制了寧夏的賽馬實業、新疆的天山股份等兩家上市公司,再加上祁連山,中材的水泥在西北無對手能與其抗衡。”
中材方面則表示,中材看好中國西北地區的水泥市場,長期以來潛心布局西北,目前在西北地區的產能超過1800萬噸,已經占有新疆40%的市場和寧夏60%的市場,已經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商。公司在西北地區在建和擬建的產能超過1400萬噸。
NextPage
“恩威并施”祁連山就范
“中材和祁連山經過多輪較量,最終還是走到一起了。”劉作毅表示。
實際上,早在2007年,中材集團就已經有牽手祁連山的意愿;2008年3月,中材集團更是卷入祁連山增發的緋聞,并一度與海螺集團展開競爭,只不過由于甘肅省國資委對于放棄控股權“心有不甘”,加上中材集團一貫秉承的“三不投”戰略(非主業不投、非龍頭不投、非控股不投),致使中材集團最終放棄了聯手祁連山的機會。
上述失敗直接導致競爭對手中國建材漁翁得利,當年3月,中國建材宣布作為戰略投資者認購祁連山當年定向增發股份中的5000萬股,借助該公司在西北地區的區位優勢共同整合北方(西北)水泥資源。
在中國建材與祁連山宣布合作不久,中材集團相繼與甘肅省蘭州市等9個地級市政府多個水泥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排擠祁連山的生存空間。
“和中材合作可能是祁連山最好的出路。”有專家對記者表示,尤其是在中國建材因資金原因退出增發之后,祁連山更是腹背受敵。
“中材不會甘心二股東的身份。”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依照中材集團的“三不投”戰略,中材未來還會采取積極的措施,爭取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祁連山的控股股東。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