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少報廢難 “汽車下鄉”想說愛你不容易
2009-06-02 04:06:10
每經記者 岳偉 發自河北
隨著“家電下鄉”在全國的推行,“汽車下鄉”也在3月13日由財政部等七部門推向全國。
“汽車下鄉”的好處不勝枚舉,比如振興汽車產業,扶持自主品牌;擴大內需,拉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縮小城鄉生活差距;在環保方面可以節能減排等。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河北省部分地區發現,補貼力度不夠、舊車報廢難等問題成為“汽車下鄉”遭遇的阻力。
農戶:補貼金額少
河北省高碑店地區,平川沃野,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畝產基本能達到1000多斤,是河北省重要的產糧區。附近的農民多以耕地種糧為主要收入來源。
李保和是高碑店東面的辛立莊鎮北平景村村民,一家五口主要依靠七畝土地生活,此項年收入在15000元左右。李保和家有一輛農用三輪車,是他一年前花3萬多元購買的。“汽車下鄉”政策推行后,李保和想再購買一輛輕型卡車。但依照交通法規,他必須重新考駕照,這讓他犯了難。
“同村的王德貴辦下來,算上考駕照等費用,一共花了5000多元。”李師傅向記者表示。對李保和這樣的家庭來說,5000多元錢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李保和還向記者表示,如果要獲得“汽車下鄉”政策補貼,就必須報廢自己家里的農用三輪車,可是農用三輪車才買了一年多,他舍不得報廢。
根據“汽車下鄉”方案,按換購輕型載貨車銷售價格10%補貼,換購輕型載貨車單價5萬元以上的,每輛可獲得補貼5000元。報廢三輪汽車每輛補貼2000元,報廢低速貨車每輛補貼3000元。
村民王德貴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他準備購買的輕卡價格在6萬元左右,加上購車補貼和報廢農用三輪車補貼,一共可以拿到7000元補貼。但是,車輛手續辦理下來,他還得花6000多元,加上考駕照等費用,購買一輛輕型卡車,實際上要多掏4000元。更重要的是,他還不知道去哪里報廢,去哪里領補貼。“就為這個,家里人吵了好幾次架!”
河北財政廳公布,2月1日以后購買的具有“汽車下鄉”標志的汽車,均可領取補貼。但記者在當地汽車經銷商處發現,下鄉汽車銷量并不好。
河北光明農機有限公司是高碑店地區規模較大的農機銷售公司。“一個月銷售各種農用車輛300臺左右,輕型卡車占1/5。”該公司副總經理秦德剛向記者坦言,自“汽車下鄉”以來,基本上沒有農民來選購輕型卡車。究其原因,主要是補貼力度不夠、申領補貼手續繁瑣。
農戶:舊車報廢難
“為了2000多元的報廢補貼,農戶得把各種原始憑證找齊,這與多數地區農用車無牌照的現實情況根本不符。”秦德剛表示。
記者調查發現,在北平景村,更多農戶駕駛的農用車根本沒有牌照。村民張峰表示,他的車不知轉手了幾次,到了他這里,什么證件都沒有,車子屬于“黑戶”,即使有正規報廢點,該車也無法報廢。因此只能繼續使用或流入非法車市。張峰表示,流入非法車市都能買個兩三千元,比領報廢補貼強多了。
另外,農用三輪車和農用四輪車多是農機牌照,享受不到“汽車下鄉”的補貼。根據“汽車下鄉”方案,要想得到政策補貼,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車主必須將報廢車輛交給合法的汽車回收企業拆解,取得公安部門出具的機動車注銷證明。
但據記者了解,在農村地區,農民的三輪車和低速貨車有一部分是在各地農機部門上的牌,并沒有公安部門發放的行駛證,因此無法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注銷證明。此外,高碑店地區也沒有正規合法的汽車回收企業。
王德貴也表示,“我原先的車是農機牌照,那我應該上農機公司去報廢吧,但高碑店地區的農機公司并沒有這項職能。”
記者了解到,可以享受補貼的農用車,都是在2004年以后由公安部門發放的牌照,但多數農民的農用車由于使用年限短,并不愿意報廢。
秦德剛表示:“確實存在這個矛盾,后上(公安部門)牌子的農用車不到報廢年齡,或者車主不愿報廢,但2004年前上牌照的農用車又享受不到報廢補貼政策。這也是我們公司銷售的下鄉汽車銷量不好的原因之一。”
服務網絡不健全是 “汽車下鄉”難銷售的另一原因。記者在高碑店地區的多數鄉鎮看到,大品牌的汽車服務網點很少見,更難覓中小汽車企業的身影。
政府:只購新車也補貼
針對舊車報廢難的問題,河北省財政廳近日出臺規定:新購由河北五個汽車廠商生產的輕型載貨車的,也可以領財政補貼。
財政部規定,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農民將三輪汽車(指原三輪農用車)或低速貨車(指原四輪農用車)報廢并換購輕型載貨車,可享受新車購買及舊車報廢雙重補貼,每戶限購一輛。此外,農民新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車可享受補貼,每戶限購一輛。農民在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期間購買摩托車的,都可以享受補貼,每戶限購兩輛。
河北省根據實際情況,又增加了一些措施。河北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處長徐聯中介紹,中央出臺的“汽車下鄉”政策中只對報廢并換購輕型載貨車給予補貼,河北省補貼政策中明確,省內農民新購河北五個生產廠家生產的輕型或微型載貨車,也可享受補貼,每戶限一輛。
據悉,為了加速車輛更新報廢,給新車騰出市場,也為今后發展循環經濟探索道路,實現廢舊汽車的良性循環,國家近日出臺了家電與汽車的“以舊換新”政策。政策指出,在現有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基礎上,擴大補貼范圍,加大補貼力度。對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輕、微型載貨車和部分中型載客車,適度提前報廢并換購新車的,或者對提前報廢污染物排放達不到國Ⅰ標準的汽油車和達不到國Ⅲ標準的柴油車,并換購新車的,按照原則上不高于同型車單輛購置稅的金額給予補貼。
但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具體的實施細則還沒出來,預見其效果還為時過早。
專家建議
汽車下鄉配套服務也應跟上
汽車不同于家電產品,對農民來說,“汽車下鄉”產品的維修保養至關重要。記者在河北一些農村地區采訪時,并沒有看到加油站和維修廠。專家也表示,售后服務網點等相應的配套條件還需進一步完善。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目前我國微型客車服務網點主要集中在縣級地區,輕型卡車的服務網點比微型客車更少,全國只有三四家企業能做到鄉鎮以上的服務保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地方政府也應該在配套方面積極跟上,比如對農村道路、加油站設施的改善,讓農民買到車后,能順暢地開回家去,能方便地加油,這些都是必須配套跟上的。”
另外,有專家認為,政策的關鍵是要給廠商明確的預期和建立全面合理的規范。比如,此次“汽車下鄉”的政策有效期為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從廠家角度上講,通常研發一款針對特定市場的產品,需要兩三年時間,如果政策有效期不到一年,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可能就會慎重考慮了。
同樣,渠道搭建、維修和保養等配套服務都需要廠家的資金投入,如果政策預期太短,難免會出現“以次充好”,“打一槍就跑”等情況,反而把“好經”念歪了。
“下鄉汽車的售后服務也應制定得更詳細、規范,并予以公示。同時,相關細則也要更細一點,讓農民買車不難,用車也不難。”有業內人士表示。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