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9 02:37:22
如此一來,“富邦系”掌門人鄭海若、云南銅業前董秘陳少飛和私人老板鄭汝昌成為該案的關鍵人物。
每經記者 郭新志 發自昆明
云南當地諸多人士也認為,憑借陳少飛一人之力,要完成如此龐大、縝密的資本運作 “工程”,可能性不大,“其背后可能會有更大的黑手”。
種種跡象表明,“云銅股票案”蓄謀已久,操盤者為3名資本運作高手。
“涉案者鄭汝昌之妻李紅媛已于近日被釋放,”中審亞太(云南)會計事務所總經理管云鴻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近日接到李紅媛電話才得知這一消息,釋放的理由是“她對此案并不知情”。如此一來,“富邦系”掌門人鄭海若、云南銅業前董秘陳少飛和私人老板鄭汝昌成為該案的關鍵人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調查得知,這3人關系復雜,鄭海若和鄭汝昌的關系更是鮮為人知。
最近進展
李紅媛獲釋 案件直指另3人
4月25日,“云銅股票案”曝光:云南銅業前董秘陳少飛挪用巨額公款7.6億元以及失職瀆職,造成國有資產1億多元被詐騙。在這起令云銅集團上下“驚詫不已”的案件中,云南省紀委關于涉案者鄭汝昌的介紹并不多。
表面上看,鄭汝昌只是一個私人老板,注冊成立了云南昌立明經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立明),公司法人代表是李紅媛。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方調查得知,鄭汝昌與李紅媛乃夫妻關系,并且背景不一般。
4月20日,云南省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出《關于撤銷陳興開等46名執業注冊會計師注冊的通知》,揭示了其中的玄機。在46人名單中,李紅媛赫然在列,但唯獨沒有寫明她被撤銷注冊的原因。
云南省注冊會計師協會有關人士證實,之所以如此,是因李紅媛牽涉云銅一案。
李紅媛所在的單位,正是中審亞太(云南)會計事務所,后者在1998~2006年間,是云南銅業聘任的審計會計事務所。這不得不讓人聯想:李紅媛是否提前知道云南銅業定向增發的消息,從而參與了“云銅股票案”?
“李紅媛所為與事務所毫無關系,”管云鴻說,李紅媛是鄭汝昌妻子,來公司前一直在北京工作,在云南銅業定向增發之后才進入該事務所,“所以不存在她利用事務所與云南銅業特殊的業務關系獲取信息、設局一說”。
中國證監會的登記資料也顯示,李紅媛于2007年10月開始在(云南)會計事務所擔任行政部副總經理。而在2006年6月8日,云南銅業已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告。
即便如此,李紅媛仍與鄭汝昌一起被帶走調查。“鄭汝昌是幕后出資人,李紅媛為法人代表,但只是掛名而已,實際運作的是鄭汝昌”,鑒于此,昆明市官渡區檢察院近日已釋放李紅媛。記者試圖聯系李紅媛未果。
李紅媛被排除,“云銅股票案”直指鄭海若、陳少飛和鄭汝昌三人。
背后揭秘
3人皆是資本運作高手
盡管“富邦系”掌門人鄭海若極為低調,但有了鄭汝昌,其背景慢慢浮出水面。
“鄭汝昌和鄭海若并非親戚關系,”4月27日,鄭汝昌此前就職的一家有色金屬公司董事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鄭汝昌是北大金融系研究生,雖與鄭海若同姓,但鄭汝昌此前曾告知鄭海若是其同學。
博文科技公告資料顯示,鄭汝昌,1971年出生,2004年8月5日被公司董事會提名為副總經理,任期至2006年6月26日。
不過,任期未滿,鄭汝昌便跳槽到上述有色金屬公司任副總經理,到2007年11月份左右才正式離職。
“2008年10月,我才知道鄭汝昌出事了,牽涉到云銅的案子中,”該董事長連用了兩個“很失望”來形容自己的感受。他不無惋惜地說:“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干得不錯,業務能力也很強。”
但也不是沒有征兆。該董事長回想起來,2007年6月至7月,鄭汝昌經常不在單位,請假辦別的事。
2007年11月,鄭汝昌正式離職,離職的理由是,“他說要幫北京同學開的公司融資、上市……”該董事長回憶說,他所說的同學正是鄭海若。
記者通過查詢得知,鄭海若1967年12月5日出生,比鄭汝昌大4歲左右。如此看來,鄭汝昌和鄭海若似乎更可能是校友,而非同學。不過,因年份久遠,北京大學校友網上查不到相關資料。此前,坊間也推測,從鄭海若在資本市場的諸多手筆來看,他更像是學金融或研究金融出身。這與鄭汝昌此前的說法吻合。
較之鄭海若、鄭汝昌,云南銅業前董秘陳少飛也毫不遜色。云南銅業公開資料顯示,陳少飛1964年6月出生,碩士研究生,高級會計師,曾在多家公司會計崗位工作。“他非常熟悉資本運作,金融、財會知識豐富,業務能力極強,”云南一位熟悉陳少飛的會計師說,云銅的很多資本運作都是出自他手。不過該會計師認為,陳少飛并非“云銅炒股案”的主要操盤手。
疑點重重
巨資炒股 誰是最大黑手?
“云銅一案可能還需等待一段時間才能進入司法程序,”昨日,陳少飛的一位代理律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云銅股票案”調查已近尾聲,一審應會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相關細節不便透露。
對于富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邦公司)持有的云南銅業3500萬限售股(已于去年6月解禁)是否已遭凍結,云南省檢查機關沒有給予正面回應。
“不過,將種種信息匯總,依然能摸到該案的脈絡,”云南冶金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策劃這起“騙局”的時間應是2006年6月左右。
2006年6月8日,云南銅業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籌資的公告。同年10月26日,云南銅業股東大會通過了定向增發方案。4天后,陳少飛與鄭汝昌合謀成立昌立明,參與云南銅業的定向增發。
2007年2月16日,中審亞太 (云南)會計事務所審驗,富邦公司持有云南銅業3500萬限售股,所需支付的3.325億元資金到位;昌立明所需支付的2.375億元資金也到位。
有消息說,這筆資金是在陳少飛的安排下 “非法獲得”。2007年2月,在陳少飛安排下,昌立明以商業融資為名得到10億元云銅股份公司開出的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后,昌立明和富邦公司分別用其中的2.375億元和3.325億元購買云銅股份定向增發股票,富邦公司拆借1.9億元用于炒股、投資。通過挪用公款購買云銅股票及投資,昌立明獲得巨額利潤5.7億元,富邦公司按股票解禁期滿時的市值可獲利潤6億余元。
但云南銅業今日發布澄清公告,稱這一說法不屬實,“公司已于2007年4月24日前向昌立明全部收回已開具的3億元銀行承兌匯票和7億元商業承兌匯票”,且公司與富邦公司除了定向增發外,“從未發生過任何業務往來”。
去年11月28日,云南省紀委對云銅原副總經理余衛平涉嫌失職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的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炒股案是后來在審理鄒邵祿案中才被發現的,”云銅集團一內部人士說。
“從2006年6月左右開始策劃,同年10月份開始一系列布局,2007年開始正式操盤,直至2008年東窗事發,”該會計師說,整個案子中,如果陳少飛是為了個人私利,他肯定要通過操盤獲利,但根據云南省紀委的說法,他參與運作,利潤卻沒到他手里,“這種做法不合常理。”
云南當地諸多人士也認為,憑借陳少飛一人之力,要完成如此龐大、縝密的資本運作 “工程”,可能性不大,“其背后可能會有更大的黑手”。
至本報截稿,云南有關部門尚未通報此案,鄭海若身在何處依然是個謎團,“云銅股票案”真相尚待司法部門揭開。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