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首例地王互換 綠城中國明虧暗賺?

2009-04-15 02:45:32

不過,行業人士卻普遍不認為會德豐是這筆買賣的大贏家。反而是看似虧本賣地的綠城,在這筆交易中得到的好處遠遠超過了會德豐。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在機構眼中,當年綠城以高價購買上海新江灣地塊,主要原因是綠城上海公司沒有土地儲備。但如今,綠城在上海已獲得了地理位置更理想的董家渡地塊,新江灣城地塊因此成了“雞肋”。

        “我一定會好好對待這塊地。”2007年6月21日,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高價買下新江灣地塊時許下的誓言猶在耳邊。卻不曾想,宋衛平的這個諾言最終并沒有實現。

        會德豐  (九龍倉控股公司)旗下的海港企業昨天發布公告,海港企業和綠城中國在今年4月10日訂立了一個資產換購協議,將杭州濱江地區的城市綜合體——藍色錢江40%的股權以13.824億元出售給了綠城中國,又以12.302元向后者購買了上海新江灣100%的股權。

        根據兩家公司的上述交易,會德豐“賺”得賬面收益1.5億元。不過,行業人士卻普遍不認為會德豐是這筆買賣的大贏家。反而是看似虧本賣地的綠城,在這筆交易中得到的好處遠遠超過了會德豐。

昔日地王虧本賣

        海港企業此次出售藍色錢江40%的股權給綠城中國,全部價款是13.824億元人民幣;又向綠城中國購買了上海新江灣項目100%的股權,總價是12.302億元。一來一去間,海港企業賬面上  “多”了1.522億元。

        海港企業在公告上評論,“這筆生意有助于鞏固海港企業現金流狀況,對集團有所裨益,有助于增加土地儲備”,同時稱“按杭州公司股權及股東墊資于2009年3月31日的賬面凈值金額計算,可取回賬面成本且無任何盈虧。”

        而對綠城中國來說,12.3億元出售新江灣項目,就有可能是一筆虧本買賣。2007年6月,綠城通過公開拍賣獲得新江灣D1地塊,付出的代價是12.6億元。而如今出手價只有12.3億元。不到兩年時間,綠城就虧損了3000萬元,還不包括利息損失。

        不過,熟悉上述兩幅土地拍賣史的人卻不會這樣認為。

        “這幅土地不好好做,很有可能會虧本。”這是宋衛平拍下新江灣城時,對在場媒體所說的第一句話。當時就有人替他算了筆賬,土地價格加上建安成本、加上各種開發融資成本、稅收以及必要的利潤,綠城中國的新江灣項目至少要賣到20000元/平方米左右才能保本。而當時周邊在售項目的價格只有13000元/平方米。

        相比之下,藍色錢江的贏利前景更被看好一些。雖然每平方米的土地樓板價是11759元,但當時土地周邊樓盤的在售價卻高達26300元/平方米。從當時來看,即使加上高額的建筑成本、各種稅費及融資成本,藍色錢江的最終成本價也未必能突破20000元/平方米,因此贏利空間依然巨大。

會德豐、綠城誰是贏家?

        兩年后的今天,兩者的處境又如何?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等機構統計,目前新江灣城一帶的在售房源只能賣16000~17500元/平方米,當價格高于上述區間便會滯銷。尤其是周邊目前建有大量的經濟適用房,在建項目數量也很多,大量的供應勢必沖擊新江灣地區的新房售價,即使不虧本也難有贏利。

        相比而言,中房指數研究院浙江杭州公司總經理張志杰介紹,藍色錢江周邊的陽光海岸目前售價已高達36000元/平方米,而且賣得非常不錯。特別是藍色錢江將是錢江新城的最后一塊住宅用地,贏利空間顯然要大得多。

        在上述機構眼中,當年綠城之所以高價購買上海新江灣地塊,最主要是因為綠城上海公司沒有土地儲備,急需要購買新的項目。但如今,綠城在上海已獲得了地理位置更理想的董家渡地塊,新江灣城地塊因此成了“雞肋”。

        機構認為,盡管綠城虧本換地,但事實上卻是這筆生意的最大贏家。相比新江灣項目,藍色錢江顯然會更好一些。不過,會德豐愿意做這筆“虧本”買賣,或許有不為人知的“內幕”。

        對于上述機構的評論,綠城中國以“緘默期必須保持緘默”為由,拒絕發表評論。而截至昨晚8時截稿,會德豐方面也沒有回復上述交易的盈虧情況以及交易原因。

新聞鏈接

“傳奇”地王換地王

        事實上,上海的新江灣城和杭州的藍色錢江均都曾因被稱為“地王”而名噪一時。

        2007年6月,上海城市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掛牌出讓形式,公開拍賣上海新江灣城D1地塊。這幅占地面積僅59253.7平方米的狹小地塊卻震動了綠城中國的掌門人——宋衛平。由于宋衛平的親自出馬,綠城中國對上述地塊志在必得。臨拍賣前,便請來了上海所有的傳媒記者。最后叫價由最初的5.16億元,一路上漲至12.6億元,漲幅接近150%。成交的土地樓板價由8個月前的6676元  (2006年年底華潤在同一區位拍得類似地塊的樓板價),上漲至12500元/平方米。

        地價上漲幅度之高、速度之快都創造了當時上海土地市場的一個奇跡,因此一度被上海傳媒稱之為“上海新地王”。

        綠城高價競拍新江灣地塊,也成為上海土地市場的一個轉折點。此后成交的土地價格屢破紀錄,開發商出手越發豪爽。上海地市的頂峰時期,正是在綠城高價購得新江灣后才拉開“帷幕”。之后,新江灣地塊又傳出因外幣付款限制,綠城不能如期支付土地款、綠城欲賣新江灣地塊等消息。每一個傳聞都會觸動上海地產界的神經,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傳奇”。

        與上海新江灣地塊不同,綠城高價競買藍色錢江項目的意義,或許是為了顯示其在杭州市場上的絕對霸氣。當時綠城中國與杭州葛洲壩實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康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手,經過17輪的激烈爭奪,硬是以34.9億元從華潤、新鴻基等巨頭手中搶走了藍色錢江地塊。11759元/平方米的樓板價和34.9億元的總價,也使藍色錢江成為了當時的地王。而在葛洲壩退出后,海港企業又接手了藍色錢江剩余的40%股權,與綠城聯合開發該地塊。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