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轉攻低濃度果汁 匯源從“檸檬戰”開始

2009-04-08 01:49:53

目前,從農夫山泉的 “水溶C100”,娃哈哈的“HELLO-C”,再到匯源的“檸檬me”和天喔茶莊的“C滿全能”,低濃度果汁飲料市場正掀起一場以維C檸檬果汁為概念的爭奪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張娟娟  發自上海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表示,目前高濃度果汁飲料的市場覆蓋率僅占20%左右,低濃度果汁飲料的市場覆蓋率高達80%。

        可口可樂并購匯源的計劃被否后,堅守高濃度果汁陣地的匯源立即作出緊急調整:除叫停上游果蔬基地建設外,高調推出檸檬復合果汁飲料“檸檬me”,把低濃度果汁飲料作為主攻對象。

        目前,從農夫山泉的  “水溶C100”,娃哈哈的“HELLO-C”,再到匯源的“檸檬me”和天喔茶莊的“C滿全能”,低濃度果汁飲料市場正掀起一場以維C檸檬果汁為概念的爭奪戰。業界人士表示,今年飲料巨頭們集體轉向搶奪果汁飲料市場,更把火力集中在檸檬果汁上,預計上述公司全年押寶檸檬果汁的資金可能在10億元以上。

轉戰·戰略

并購失敗轉攻低濃度果汁

        可口可樂并購匯源計劃被否后,朱新禮立即調整思路,在今年成都糖酒會上高調亮相,主推“檸檬me”等三大系列產品,此舉迅速吸引了各方眼球。

        權威調查機構AC尼爾森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匯源100%果汁占據純果汁42.1%的市場份額,占據中濃度果汁43.6%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均位居第一。同時,匯源的產品濃縮汁、水果原漿和果汁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之前,可口可樂、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等公司經營低濃度果汁飲料產品,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匯源絲毫不為之心動,堅守著高濃度果汁這塊陣地。如今,匯源突然出擊低濃度果汁市場,究竟是并購失敗后的無奈之舉,還是戰略調整?

        在業內人士看來,匯源對產品結構作出調整實為現實情況所迫。“關鍵是高濃度果汁利潤持續走低。”上海市飲料行業協會秘書長劉玉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匯源200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毛利從2007年同期的5億元下降至3.91億元,毛利率從36.9%降至30.2%。

        “匯源出擊低濃度果汁飲料,可能是看中其盈利高。”劉玉蘭表示,“目前市面上低濃度果汁的果汁含量一般只有10%以下,甚至5%以下,果汁成本還沒有包裝瓶成本高,可想而知利潤有多高了。”

        “目前高濃度果汁飲料的市場覆蓋率僅占20%左右,低濃度果汁飲料的市場覆蓋率高達80%。”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表示,雖然匯源在高濃度果汁市場擁有絕對優勢,但這塊市場較小,做得再好也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以中高濃度為主,兼做低濃度市場,這一戰略調整將有助于匯源開拓出更大的市場。

轉戰·戰術

重點搶奪檸檬果汁市場

        雖然目前“檸檬me”還未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鋪貨,但憑借匯源目前的知名度、強大的產能、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以及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后發之勢不可小視。

        “這是企業的競爭策略,目前橙汁市場幾近飽和,要進一步開拓市場就必須采取非同質化的競爭策略,增加賣點。”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表示。

        但陳樹韋認為,目前低濃度果汁市場已被可口可樂、農夫果園、統一、康師傅等品牌占領,匯源現在進入可能優勢不大,不會給整個行業格局帶來明顯變化。

        匯源在這場低濃度攻堅戰中打頭陣的是“檸檬me”果汁飲料,而此時,市場上維C檸檬果汁飲料早已打得熱火朝天。

        據了解,目前具有補充維C功能的橙汁飲料市場已被可口可樂的“果粒橙”、統一“鮮橙多”、康師傅“鮮的每日C”等品牌占領,同樣具有補充維C功能的檸檬果汁飲料則剛剛進入企業的視野,市場空間很大。

        2008年夏,農夫山泉推出水溶C100,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出補充維C的檸檬飲料新品類,上市半年該品類銷售額就達1億元,進入2008年飲料銷售榜前列。

        不過,對手很快就出現了。2008年12月,娃哈哈推出新款飲料HELLO-C,公司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展開超前規模的宣傳攻勢,鋪天蓋地的廣告絲毫不亞于前兩年的“營養快線”,這給農夫山泉的水溶C100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公司充分發揮強大的渠道優勢,在全國迅速鋪貨,短短3個月里,完成了從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城市的布局。“僅上海地區的廣告投放量就達幾千萬元。”一飲料業人士透露。

轉戰·戰況

從包裝到價格緊咬不放

        對比水溶C100、HELLO-C、檸檬me這3款飲料,不難發現許多共同點:都是補充維C的檸檬飲料,市場定位、包裝設計風格也非常相近。它們的市場定位以時尚白領一族和學生族為主,生產技術均采用新興的冷灌裝工藝,飲料外觀包裝時尚、高檔,瓶身均以兩瓣檸檬作為主圖,以紅、黃、綠為主色調。

        另外,在容量方面,水溶C100為445毫升,HELLO-C為450毫升,檸檬me為500毫升。在果汁含量方面,3款產品是這樣表述的:水溶C100標明檸檬汁含量是12%,“每瓶所含維生素C,相當于5個半新鮮檸檬”;HELLO-C標明檸檬汁含量≥12%,“特別添加蜂蜜、含天然果酸”;檸檬me檸檬復合果汁含量為15%,“加入蜂蜜,中和檸檬酸性,令口味更清新”。在市場售價方面,  水  溶C100為4.5元/瓶  ,HELLO-C為3.5元/瓶,檸檬me為3.9元/瓶。

        可以看出,3款產品在包裝、容量、定位、價格等方面都彼此緊咬不放。但同時,3家公司也絲毫沒有放慢打差異化競爭牌的步伐。

        “產品多樣化已成為當今以及未來飲料發展的一種趨勢。”一家飲料企業負責人表示,繼推出碳酸飲料、水、含乳飲料后,近年來茶飲料、新興的復合型果汁飲料很快成為市場的新寵,這類飲料迎合了都市人群以健康為主的概念。

行業數據

果汁飲料前景可期

  權威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1月,國內軟飲料總銷售額達2115億元,其中,碳酸類飲料占529億元,稅前利潤27億元,同比下滑10.6%;非碳酸類飲料中的果菜汁、茶飲料銷售額分別為470億元、340億元,利潤分別為31.7億元、49億元,利潤率分別為6.7%、14.4%,遠遠超過了碳酸類飲料。

        2008年果蔬汁飲料的滲透率為50.4%。AC尼爾森的零售研究統計表明,果汁在中國已成為第三大飲料品類,僅次于碳酸飲料和瓶裝水,2008年仍保持良好的銷售額,但果汁及果汁飲料的增幅仍大大低于飲料總量的增幅。

        據了解,我國人均年消費軟飲料僅8公斤,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其中果汁及果汁飲料人均年消費量僅1公斤,是西歐的1/40。中國城鄉居民人均飲料消費量還比較低,飲料市場消費潛力遠遠未被挖掘出來,飲料行業依然是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

行業分析

低濃度果汁降價是趨勢

    在檸檬果汁領域,水溶C100、HELLO-C和新品檸檬me之間的一場惡戰似乎已難避免,天時、地利、人和,3款飲料各占其一,誰能笑到最后,很難下定結論,時間可以檢驗一切。那么,低濃度果汁的未來又將如何呢?可能會有以下3種趨勢:

        趨勢一:從農村到城市,擠占碳酸飲料市場。現在低濃度果汁產品的市場形勢是:塑瓶500克的以大城市市場為主,紙盒裝的250克的以三級以下市場為主。前者如康師傅水蜜桃等,主要配合茶系列,價位在2.5元上下,后者以惠而康、綠樂爾為主。由于碳酸飲料的營養性不足,果汁類產品會越來越好。但高中濃度果汁不易滿足即飲,低濃度果汁正好補充了這個不足。250克低容量果汁,在價格和作用上更適合消費者,所以在農村暢銷的紙盒裝還會在城市里煥發青春,綠樂爾在哈爾濱的成功說明了這一點。

        趨勢二:總量提升,品牌雜亂。由于門檻低,成本小,果汁行業缺的是大企業,可以預測,既然匯源選擇了這條路,其他企業也不會罷手,低濃度果汁市場的總量還會穩定提升,但品牌集中度要等幾年才能略見分曉。

        趨勢三:價格向下走。現在低濃度的果汁,只有少數大品牌有量有價,其他小品牌要么有量無價,要么有價無量,這大大影響了行業發展。究其原因就是側重點于農村的不敢提價,側重點于城市的不愿降價。但價格下降是必然的,原因就是品牌雜亂,唯一的競爭利器就是價格,品牌將退而求其次。不過,口感也將是一個重要因素。

        總之,低濃度果汁飲料的市場前景,尤其是補充維C的檸檬飲料新品類的前景十分被看好,對于許多消費者特別是時尚女人而言,適量補充維生素C,是保持年輕活力、美容與增強免疫力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壓力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喝瓶水就可以補充維C的簡單方式,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2009年將是中國飲料市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果汁飲料將繼續被看好,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與整合,全國飲料行業的大洗牌就在眼前。我國飲料工業只有加快調整飲品結構,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綜合成本和完善經營管理,來應對微利時代所帶來的各種困擾,進一步提高全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慧聰食品工業網)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