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21:40:33
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場景”可理解為“應用場地”,是技術商業化等關鍵環節。專家稱《意見》有“新、大、公、實”四大亮點。對于推進場景培育和開放,專家建議分批次推出應用場景項目清單,推動重大任務落實,協同推進準入、場景、要素改革。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董興生
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 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五五”規劃建議)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部分提出,要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什么是“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有什么意義?對落實“十五五”規劃建議有何作用?圍繞前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張銘慎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解釋,通常可以將場景理解為“應用場地”。它的存在形式很多,可以是一項業務(比如各地大力推行的“辦成一件事”),一個平臺(比如各地在建的數字大腦等城市治理平臺),一個園區(比如國家正在推進的“零碳園區”),一個應用(比如老百姓就醫的在線掛號程序)。“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實際上就是無數個場景構成的,每一個場景都有大量潛在需求,都有科技應用空間。”
由于新技術從實驗室到市場必須經過真實場景的反復驗證,場景還能克服“閉門造車”帶來的缺陷,并整合上下游資源構建完整的商業閉環。從這個意義上看,場景又不僅僅是“應用場地”,而是技術商業化的“催化劑”,是新產品走向市場的“試金石”,是新模式新業態落地生根的“演練場”。
因此,場景培育和開放是形成從技術突破到產業應用完整閉環的關鍵環節,是連接技術和產業、打通研發和市場的橋梁,對促進新技術新產品規模化商業化應用具有重要牽引作用。
近年來,我國也發布過加強場景開放創新的政策,如科技部等多部門曾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場景正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新型政策工具。比如上述《意見》提出,推動大數據、物聯網、腦機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醫療機器人等智能設備集成應用,創新健康咨詢、問診指引、輔助診斷、遠程醫療、用藥審核等醫療應用場景。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琛偉在接受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場景承擔著創新成果驗證的功能。通過場景化實踐,能夠系統性驗證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的產業化應用成效。同時全面檢驗配套設施、商業模式與制度政策的協同適配效果,為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轉化與規模化商業應用提供直接支撐。可以說,場景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
《意見》聚焦打造一批新領域新賽道應用場景、建設一批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應用場景、推出一批行業領域應用場景、創新社會治理服務綜合性應用場景、豐富民生領域應用場景等5方面,提出22類場景培育和開放重點領域。
張銘慎告訴記者,《意見》有“新”“大”“公”“實”四大亮點。“新”就是突出場景新、技術新、融合方式新。《意見》涵蓋了目前我國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的絕大多數領域,而且在一個場景中涉及多個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突出了系統推進、融合發展。
張銘慎進一步解釋,“大”就是強調新場景的大規模應用。現在我國有很多場景規模比較小、范圍不夠大、應用還不深,但《意見》突出強調形成新場景的大規模應用。“大”的背后是系統集成、體系推進,是需求的規模化實現,在供需兩側和制度完善上都有重要意義。這意味著場景不能只有業務、平臺、園區、應用,必須在市場準入和要素配置方面有相關的制度設計與政策配套。
“公”就是強調場景資源要加大開放、公平配置。這也與前一個特點“大”緊密相關,場景很小的情況下,開放與公平問題沒那么突出,一旦“大”了,必須強調開放與公平。《意見》提出,不得在地域、業績、規模、企業性質等方面違規設置限制條件。防范以場景為名分割市場的行為。體現服務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場景擔當”。
“實”就是突出有銜接、有配套、有項目等實實在在的抓手。《建議》明確提及“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體現了《意見》落實與中長期規劃的充分銜接。《意見》也強調,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強化示范引領,為《意見》的扎實落地提供了明確的配套和項目抓手。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進場景培育和開放?張銘慎認為,一是分領域、按項目抓好落實。分批次推出應用場景項目清單,切切實實推動一批新場景大規模應用,讓大家看到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的實效,看到優供給、強需求、促改革的決心。
二是在重大任務推進上抓好落實。推動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落實強化示范引領要求,加快提出更明確、可執行的辦法,圍繞建設綜合性重大場景組織實施若干重大項目總結經驗、宣傳推廣。
三是協同推進準入、場景、要素改革。引導各地將協同推進納入有關方案與專項規劃,大膽創新探索協同推進的新路徑。適時對協同推進的成效進行評估,及時梳理地方協同推進的典型經驗做法,必要時以試點方式縱深推進準入、場景與要素的協同改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