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7 17:22:48
11月6日,“2025消費電子創新大會”在深圳開幕。華為終端BG CEO何剛稱鴻蒙操作系統實現從“可用”到“好用”跨越,還預告全球首款支持星閃音頻技術的無線耳機本月上市。星閃是中國原生的無線通信短距技術,融合藍牙、Wi-Fi優勢。國際星閃聯盟秘書長曾國松表示,星閃是“重新設計”,預計至今年底星閃芯片累計出貨量超2億片。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董興生
11月6日,“2025消費電子創新大會(CEIC 2025)”在深圳拉開帷幕。
展會上,華為終端BG CEO何剛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鴻蒙操作系統已成為千行萬業邁入智能化社會的數字底座。鴻蒙6開放鴻蒙智能追焦、鴻蒙智能體等能力,實現從“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同時,華為也在繼續構建星閃開放能力,并預告全球首款支持星閃音頻技術的無線耳機將在本月上市。
什么是星閃?它是中國原生的新一代無線通信短距技術,對標傳統的藍牙、Wi-Fi、UWB(超寬帶),由國內企業主導標準制定和產業化推進,做到自主研發、協議可控。
當下,無線短距通信技術由大眾熟知的藍牙、Wi-Fi主導,這兩種技術各有優缺點,星閃則融合了藍牙、Wi-Fi等的優勢,其提供SLB和SLE兩種通信接口:前者主要對標Wi-Fi,支持低時延、高可靠等場景需求,用于承載智能終端、智能汽車、工業機械運動控制等;SLE接口主要對標藍牙技術,支持低功耗、高可靠性等場景需求,用于無線耳機、鼠標、無線電池管理系統(汽車鑰匙系統)等。公開資料顯示,星閃的能耗為藍牙的60%,速度為藍牙的6倍以上,終端組網數量是藍牙的10倍以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晶 攝
記者在國際星閃聯盟展臺看到,包括華為鍵盤、鼠標、手寫筆、智能手表以及一些家居場景中的冰箱、電視等,都已經在使用星閃技術。當前,星閃技術的應用場景還在快速拓展。
國際星閃聯盟秘書長曾國松介紹,除智能終端、智能家居外,星閃還被應用在航天、工業等高可靠性領域。“比如在運載火箭中,通過給設備加裝星閃無線網卡取代了傳統的電纜連接,既能減輕重量,又能提高效率;在礦井、航海等復雜環境中,星閃替代傳統Wi-Fi,可顯著提升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在智能汽車領域,星閃數字車鑰匙被曾國松視為未來三年內的重要落地方向。“傳統的藍牙或UWB(超寬帶)方案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比如數字車鑰匙定位誤差讓用戶常常在車門外‘罰站’,打不開車門;在車輛周圍活動時,還會觸發車門,出現反復開關的‘乒乓效應’,而星閃數字車鑰匙的時延為20至25微秒,定位精度達亞米級,使用戶靠近即解鎖,同時整體成本較傳統方案降低約50%。”
談及技術路徑,曾國松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藍牙和Wi-Fi的產業生態已經發展了20多年,更多是在原有體系上‘打補丁’,而星閃是一次‘重新設計’,就像蓋房子一樣,我們從設計圖紙開始重構。”
從商業化進程來看,曾國松透露,從2023年第四季度至今年底,預計星閃芯片累計出貨量將超過2億片。
不過,從規模上看,星閃較藍牙和Wi-Fi還有較大的差距。藍牙技術聯盟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藍牙設備出貨量達47億臺。
針對目前星閃滲透率仍較低的現狀,曾國松坦言:“現在談滲透率確實為時尚早,接下來星閃芯片的規格和品類還要進一步豐富,我們希望用10年時間,完成傳統技術(藍牙和Wi-Fi)20年甚至25年做到的事情。”
他強調,星閃是源自中國的技術,但目標始終是走向世界,“我們希望推動整個產業實現國際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