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6 09:07:32
11月5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滬指上漲0.23%;深成指漲0.37%;創業板指漲1.03%;北證50指數下滑0.21%。全市場成交額達1.89萬億元,較昨日有所縮量。
新能源板塊再度崛起,光伏50ETF(159864)上漲4.29%、電網ETF(561380)上漲3.62%、碳中和50ETF(159861)上漲3.56%、創業板新能源ETF國泰(159387)上漲3.48%。
來源:WIND
上漲驅動因素分析
11月5日新能源板塊領漲,主要受北美AIDC缺電概念影響。
當前北美AI產業快速發展,市場對北美算力需求將大幅增長已達成共識。北美官方機構此前預測未來5年數據中心累計裝機量約為30-100GW的水平,而北美AIDC實際需求可能不斷超出預期。
面對負荷不斷增長的巨大壓力,當前北美電源電網難以應對。電源端,2014-2024年北美水火核電裝機已連續10年下降,且存量機組較為老舊;電網端,北美電網分區互聯較為獨立,區域互聯的容量較為不足。
根據長江證券的測算,在不考慮大區電網互聯帶來的抵消作用下,2025-2030年美國將合計產生約73.2GW的電力總缺口,若數據中心增長超預期,則可能產生201GW的電力總缺口。2025-2027年將是壓力最大的階段,隨著2028年有效電源預測裝機的集中投運,壓力將稍有緩解,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電力缺口。總體來看,未來美國缺電情況將會愈演愈烈。
預計美國缺電或將會帶動以下產業:
- 電源方面:擴大有效電源裝機,如柴油發電、燃氣發電、核電等;
- 電網方面:加大電網互聯程度、配建電網側儲能等;
- 數據中心供電升級:采用直流供電架構、采用固態變壓器(SST)供電架構等;
- 促進負荷削峰填谷:用戶側通過配儲降低自身峰值負荷水平、也可以通過配儲進行低估充電等。
因此,儲能、電氣設備、電網設備等領域有望充分受益。
后市展望
- 儲能進入量價齊升通道:國內方面,政策托底+終端收益率改善的底層邏輯驅動需求延續高增。海外方面,美國AIDC擴容加劇缺電,終端需求好于預期;非美市場受益光儲平價+政府補貼,需求高增延續。供需改善下,產業鏈價格已逐步進入上漲周期。
- 光伏反內卷穩步推進:“政策支持+市場化出清+技術迭代”三大要素將支撐產業鏈重回健康經營通道。反內卷仍是核心主線,硅料收并購方案、限產限銷政策等有望逐步落地。此外,光伏逆變器相關企業基本也都布局儲能業務,有望充分受益于儲能需求爆發。
- 鋰電需求或將繼續上修:受益于國內外儲能持續向好、商用車空間廣闊、歐洲新車周期來臨,電池排產維持高景氣。后續需求端的驗證窗口將是年底,若出現備貨現象,則Q1排產將延續淡季不淡,26年鋰電需求或有望進一步上修。
- 固態電池技術不斷突破:近期固態電池板塊技術突破消息不斷,我國多個科研團隊紛紛出手,三大關鍵技術“特殊膠水”、“柔性變身”和“氟力加固”的突破,有望解決固固界面的接觸難題,徹底打通固態電池的續航瓶頸。25Q4有望在政策預期和產業催化下迎來持續性行情,具有邊際變化的碘離子、電解質、設備等環節有望受益。
- 風電有望迎來新一輪向上周期:海風方面,深遠海海風未來具備廣闊發展空間,同時政策層面積極表態將有效提振國內海風裝機;歐洲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海上風電項目全面加速,海外裝機有望快速增長。陸風方面,當前陸風收益率較高,終端裝機意愿積極,且部分企業明年出貨指引樂觀,招標有望持續恢復。
感興趣的投資者可關注布局機會:
- 針對性:對鋰電需求上修+固態電池突破感興趣的投資者,可關注新能源車ETF(159806),鋰電池上中下游全覆蓋,固態電池含量接近65%;對反內卷概念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光伏50ETF(159864);對電網設備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電網ETF(561380),產品涵蓋約58%的電網設備+20%通信設備,預計將受益于AI用電需求+電網設備出海+十五五新能源相關規劃帶動的電網設備需求增長。
- 全面性:想要鋰電+儲能+光伏+風電一鍵全覆蓋的投資者,可以關注20cm的創業板新能源ETF(159387),固態+儲能含量約65%;以及碳中和50ETF(159861),市場上唯一一個跟蹤環保50指數的ETF,各種新能源配置更為均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