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9 00:32:59
每經編輯|金冥羽
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日本,并于28日會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另據券商中國報道,日本政府周二公布了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機制下的潛在項目清單,首次披露了這一美日貿易協定核心條款可能資助的具體方案。
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股三大指數齊漲,盤中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截至發稿,道瓊斯指數漲0.32%,納斯達克指數漲0.31%,標普500漲0.01%。


日本對美投資
潛在項目清單曝光
據券商中國,日本政府周二公布了5500億美元對美投資機制下的潛在項目清單,首次披露了這一美日貿易協定核心條款可能資助的具體方案。
日本經濟產業省周二發布的項目清單顯示,軟銀集團、西屋電氣和東芝公司等將在能源、人工智能、關鍵礦物等領域啟動投資項目,單個項目規模從3.5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不等。

日美投資聯合情況說明 圖片來源:財聯社
從業務總量來看,能源類項目在清單中占據主導地位。西屋電氣擬投建AP1000核反應堆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項目,投資規模接近1000億美元,日本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等供應商和運營商將參與其中。另一個可能涉及日立GE能源公司(Hitachi GE Vernova)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項目,規模同樣預計高達1000億美元。
軟銀集團對一項價值250億美元的大型電力基礎設施開發項目表現出興趣。開利公司可能為電力基礎設施提供熱冷卻系統,松下則計劃建設能源存儲系統。
據悉,項目清單涉及的21個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4000億美元,日本企業可獲得政府背景機構的融資及貸款擔保。此框架源于9月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該備忘錄設立了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主導的雙邊委員會及專項投資委員會。
哪些項目能入選該投資計劃,最終將由美國決定,但日本預計也將擁有一定話語權。若日本未能為特朗普選定的投資項目提供資金,特朗普仍有權恢復更高關稅。
彭博社指出,根據美日兩國簽署的諒解備忘錄,該投資計劃旨在通過投資半導體、制藥、金屬、關鍵礦產、造船、能源、人工智能及量子計算等領域,推動雙方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

美股鈾礦股、核電股大漲
截至發稿,美股金屬鈾板塊大漲11.5%,其中Cameco漲超20%,Uranium Energy漲超11%,Energy Fuels漲超6%。美股核電板塊漲3.87%,其中NuScale Power 漲近12%,Centrus Energy漲3.41%。
消息面上,Cameco、Brookfield資管在盤前披露,與美國政府簽署了一項戰略伙伴關系協議,將在美國各地建設“至少800億美元”的西屋電氣AP1000核電機組,構成美國核能與AI產業的關鍵支柱。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據財聯社,推算顯示,美國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總電力需求的9%,引發了科技和能源巨頭新建電廠的熱潮。雖然科技巨頭普遍押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但美國政府與西屋電氣達成的協議針對的是大型反應堆。
公司表示,每一個雙機組的西屋電氣AP1000工地都能在美國43個州創造或維持4.5萬個制造和工程崗位。在全國范圍內的建設項目,將創造超過10萬個建筑崗位。
目前全球有6臺AP1000反應堆投入運行,同時這項技術已被選用于波蘭、烏克蘭和保加利亞的項目。
Cameco和Brookfield資管在2023年完成對西屋電氣的私有化收購,含債務交易價79億美元。其中Brookfield可再生能源公司持有51%股權,Cameco持股49%。
據悉,這項合作還賦予美國政府額外的投資權益。在完成最終投資并在美國建設總價值至少800億美元的西屋核反應堆后,美國政府能從西屋電氣所獲收益超過175億美元的部分獲得20%。
此外,美國政府也可能參與未來西屋電氣的首次公開募股。即在行使權利時,以相當于該IPO實體當時公開估值的20%的金額購買其股權證券,但須從公開估值中扣除175億美元后再計算。

蘋果市值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
美股盤中,微軟總市值重新站上4萬億美元。截至發稿,微軟股價報541.68美元,市值約為4.03萬億美元。

消息面上,微軟與OpenAI簽署新協議。OpenAI簽約購買額外2500億美元的Azure服務,而微軟將不再擁有成為OpenAI算力提供商的優先選擇權。
OpenAI現可與第三方聯合開發產品,與第三方合作的API產品仍為Azure獨占,非API產品可部署于任何云平臺。微軟支持OpenAI董事會成立公益公司,微軟持有OpenAI集團公益公司價值約1350億美元的投資權益。
蘋果盤中總市值首次升破4萬億美元,美股4萬億美元市值上市公司一度達3家。不過,蘋果股價隨后跌落,截至發稿,蘋果漲0.02%。

據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蘋果新款智能手機iPhone 17系列在中國和美國兩大市場的早期銷售強勁,表現優于iPhone 16系列。
報告指出,iPhone 17在中美上市后的10天內,銷量比iPhone 16系列高出14%。其中,iPhone 17標準版在中國的銷量與iPhone 16相比幾乎翻了一番,兩個市場的銷量平均增長了31%。
另一份來自Deepwater的報告也強調,iPhone 17開啟了蘋果自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強勁銷售勢頭,新款iPhone等待時間比去年拉長了13%,顯示出市場需求之旺盛。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金冥羽 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券商中國、財聯社、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