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16:06:46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袁東
下周一(10月27日),諾輝健康(06606.HK)將被港交所強制退市。
諾輝健康的上一次正常交易,要追溯到2024年3月27日,當天該公司大跌19%,以14.14港元報收。隨后陷入長達18個月的長期停牌,直到今日早間,諾輝健康正式公布消息,公司上市地位將于10月27日被取消。
2021年2月,諾輝健康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癌癥早篩第一股”,也是當年的明星股。其發行價為26.66港元,上市后被最高炒到89.65港元,但隨后就出現持續大跌,最低時股價跌到12.7港元。
諾輝健康之所以被強制退市,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23年遭到做空機構質疑,其通過不斷壓貨的方式,虛構了九成銷售收入。做空報告還稱,諾輝健康的真實業務量遠不及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盡管當時諾輝健康矢口否認業績造假,但此后審計機構拒絕為其財報背書,并發出關于質疑銷售真實性等問題的關注函。于是,諾輝健康被港交所強制停牌。時至今日,諾輝健康依然未能披露2023年和2024年的財報,且未能針對審計問題披露獨立調查結果。最終,只能吞下被退市的苦果。諾輝健康的退市,也成為港股18A首家被退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所謂港股18A,是指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中的第18A章,這是港交所于2018年4月新增的章節。其目的是專為尚未盈利,或沒有充足營運歷史的生物科技公司量身定制。這一章節的推出,極大地拓寬了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渠道,使得眾多創新型企業得以在港股市場上市。
截至2024年末,已有超過60家生物科技公司遵循18A章實現上市,2025年,又有10余家公司完成18A上市。正因為有了18A,我們才能看到當前港股市場有很多股票簡稱中帶“B”字母的上市公司。
而在今年,帶“B”字母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說是港股一道另類的風景線,涌現出了不少表現出色的公司。近年來,已有一部分18A公司依靠盈利,成功實現摘“B”,比如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康希諾生物等。
但“B”既是生物科技的標簽,同時也是緊箍咒。還有很多公司,因為遲遲無法實現盈利,其蘊藏的不確定性風險不得不防。這次諾輝健康的退市,無疑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這里,筆者無法點出其他類似公司的名稱。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幾年下來,還有不少公司已經跌成了股價不足1港元的“仙股”。生物科技的故事講得再漂亮,最終還是要實現盈利,才能摘掉“B”字的帽子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港股第一眼)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