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2 09:19:14
在宏觀環境改善與產業紅利釋放的雙重催化下,港股科技板塊配置窗口持續打開。
宏觀面利好頻傳,國內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的穩健表現,為科技互聯網行業提供穩定發展環境,而中美經貿磋商重啟則緩解了跨境業務的不確定性。
資金與估值形成絕佳匹配,南向資金上周逆勢凈流入450.89億港元,連續22周維持凈買入態勢,年內超1.1萬億港元的增量資金持續夯實板塊流動性基礎。當前恒生科技指數估值僅22.13倍,處于指數發布以來 24.11% 的歷史低位,低于75%以上的時間區間,估值安全邊際顯著。
機構普遍認為短期波動孕育入場機會,國元國際明確表示,港股中長期韌性不改,短期調整帶來優質布局時點;財通證券進一步指出,板塊正處于宏觀流動性回暖與AI技術周期共振的早期階段,騰訊等龍頭及AI算力產業鏈標的值得重點關注。結合產業基本面,AI商業化加速推動企業盈利兌現,疊加美聯儲降息周期下外資回流預期,港股科技板塊估值修復與業績增長行情值得期待。
【港股科技相關ETF】
覆蓋科技全產業鏈——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