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第一省會”,何以實現“關鍵一躍”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1 23:54:06

按照廣州的規劃,到2029年,要建成5個以上未來產業先導區,10個未來產業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1000家未來產業引領型企業。到2035年,打造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集群,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實現“科技強—企業強—產業強—城市強”的躍升。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Rxloshhoet176104864727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788327

據廣州日報消息,10月21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新聞發布會,邀請多部門負責人,就近期出臺的《廣州市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實施意見》進行相關政策解讀。

《實施意見》圍繞“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藍圖,系統謀劃,前瞻布局,聚焦智能無人系統、具身智能、細胞與基因、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六大方向及“X”個潛力賽道,著力打造全球未來產業重要策源地和發展高地。

據報道,廣州將著力開放各類應用場景,打造未來技術“試驗田”,計劃建成10個未來產業高能級創新平臺,50個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100個首試首用應用場景,為未來產業提供“市場試驗田”。

此外,廣州還將創新監管理念,探索構建鼓勵創新、彈性包容的未來產業產品和服務準入、市場監督制度機制。強化創新容錯,進一步放權賦能,深化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推行“觀察期”“包容期”“沙盒監管”等新型監管舉措,突破傳統監管對創新的束縛,為創新留足“試錯空間”。

解讀:“未來產業”已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以顛覆性技術和革命性創新為本質特征,有望發展成為新興產業乃至支柱產業。

城市發展未來產業,也是在“押注”未來,搶占未來的制高點。聚焦于廣州,2023年GDP突破3萬億元,眼下要邁向“4萬億俱樂部”,特別是要站穩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位置,實現“2035年經濟總量翻一番”目標,關鍵要靠產業支撐。

今年伊始,廣州即喊出“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在“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前瞻布局智能無人系統、具身智能、細胞與基因、未來網絡與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6大未來產業。

在當地專家看來,“這6個未來產業是脫胎于國家和廣東省的戰略導向,廣州有一定的產業發展基礎。一旦這6個產業培養成功,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的戰略先導產業,再進一步培育成支柱產業。”

以智能無人系統未來產業為例,廣州正加快在未來出行和工程制造等領域的場景化集成應用,將支持南沙區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全空間無人體系超級場景,支持番禺區建設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陸空一體化智能出行分中心,并大力推進海心沙全空間智能體系體驗中心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廣州未來產業培育發展的系統性行動綱領,此次《實施意見》在推進六大核心未來產業的發展同時,還設定了“X”個潛力賽道作為未來“新陣地”,通過“技術預見—動態評估—賽道孵化”機制,持續跟蹤腦科學與腦機接口、綠色氫能等前沿方向,動態調整產業布局。

當前,廣州未來產業已集聚相關企業超2000家。如廣州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市委科技辦專職副主任孫翔所說,“未來已來,唯創者先。廣州將強化統籌,推動《實施意見》落地見效,匯聚各方力量共同繪制廣州‘第二增長曲線’。”

按照廣州的規劃,到2029年,要建成5個以上未來產業先導區,10個未來產業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1000家未來產業引領型企業。到2035年,打造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集群,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實現“科技強—企業強—產業強—城市強”的躍升。

#動向

前三季度四川GDP同比增長5.5%

10月21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地區生產總值為49322.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978.7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6966.4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28377.1億元,增長6.0%。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70.5億元,同比增長5.8%。

北京將打造“夜京城”十四景

據北京日報消息,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發布《北京市“十五五”時期城市照明發展規劃》,當中提到,“十五五”時期,北京將構建“一核兩軸,四環多點”的夜景空間結構,凸顯“十字軸線+環線+棋盤路”的夜間空間特點;注重選擇城市標志性場景,提煉香山香爐峰向東俯瞰北京全景、鼓樓遠眺中軸線、京昆線看首鋼大橋等“夜京城”十四景,擦亮城市夜景名片。

上海將新建一批科學高中

10月20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旨在推動普通高中擴優提質,系統促進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形成與教育強國建設要求相匹配、與上海城市定位相適應的普通高中發展新常態。當中提到,上海將擴大增量,高標準規劃、新建一批科學高中或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或完全中學)。盤活存量,支持綜合實力較強、科學教育基礎較好的普通高中,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科學教育前沿,深度整合學習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合作,建設科學高中。

貴州建設“中國酸湯美食之都”

貴州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挖掘餐飲消費潛力。建設“中國酸湯美食之都”“中國烙鍋之鄉”等地域美食品牌,打造一批美食街區和美食名鎮、美食名村。培育一批餐飲領軍、特色企業,支持黔菜連鎖化、品牌化經營,支持創建鉆級酒家、老字號、黑珍珠、米其林等餐飲品牌。培育貴州名菜、名小吃、名店、名廚,推廣傳統黔菜、新派黔菜、時尚黔菜、藥膳黔菜。

#數讀

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公布,月標準上海第一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網站公布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5年10月1日)。從月最低工資標準看,上海以2740元的標準居全國首位;從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看,北京以27.7元的標準為全國最高。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放榜

第七批“小巨人”企業公示:深企數領跑全國,制造業企業超六成

據南方+消息,10月20日,全國各地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及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復核通過企業名單正式公示。此次公示的兩類企業總數達7398家,其中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國共3482家,2025年復核通過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3916家。

從城市分布來看,第七批“小巨人”企業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深圳、北京、上海、寧波、重慶。其中深圳企業數占總數的9.97%,接近1成,是本地第七批入選“小巨人”數量最多的城市。

行業分布上,深圳347家新入選企業呈現出鮮明的產業特色,涵蓋多個國標行業門類。其中制造業企業數量最多,達213家,占比61.4%,成為第七批“小巨人”企業中的支柱性行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緊隨其后,有55家企業入選;批發和零售業50家,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21家,三類行業構成了企業分布的第二梯隊。

此外,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有3家,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2家,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各有1家企業入選,行業覆蓋的多元性體現了深圳產業生態的完整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