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10:53:21
據央視新聞,朱雀三號可重復使用火箭首飛箭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此次試驗全面檢驗了火箭首飛各系統匹配性,目前正按計劃實施演練,為正式發射及回收做準備。近期,工信部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我國已規劃發射上萬顆衛星,業內初步形成衛星互聯網批量交付、發射能力。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近日,可重復使用火箭朱雀三號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進入首飛的關鍵準備階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組網。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介紹,此次試驗覆蓋了火箭整箭水平轉運及起豎、推進劑加注、發動機點火及牽制、推進劑泄出等全流程操作,全面檢驗了火箭首飛各系統及與發射場系統的匹配性,相當于首飛前的一次“彩排”。據了解,此次“彩排”屬于朱雀三號首飛試驗任務的第一階段。
朱雀三號大型運載火箭結構系統主任設計師張蕾:第二階段是以入軌發射為主要的任務目標,同步開展一子級的回收試驗,回收試驗僅用于驗證相關的技術能力。
目前,朱雀三號正按計劃實施星罩組合體垂直吊裝對接演練,隨后將返回技術區,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
朱雀三號大型運載火箭結構系統主任設計師張蕾:接下來將基于試驗數據開展全面的復盤與狀態恢復,進一步細化流程和預案,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第二階段的工作,力爭兩項試驗能夠圓滿成功。
朱雀三號是我國面向大型星座組網任務自主研制的一款大運力、低成本、可重復使用的大型液體運載火箭,采用不銹鋼作為箭體主結構材料。
火箭一二級箭體直徑4.5米,整流罩直徑5.2米,全箭長66.1米,起飛質量約570噸,起飛推力超過750噸,可在執行軌道發射任務后自主高精度返回,在回收場實現軟著陸并重復使用。
另據央視財經,近期,工信部印發《關于優化業務準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有序推動衛星通信業務開放、激發商業航天創新活力,促進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已規劃發射上萬顆衛星,計劃在未來提供覆蓋全球的網絡服務。
9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在此之前的7到8月,我國多型火箭接力6次發射,將47顆低軌互聯網衛星部署入軌,刷新了國內衛星互聯網高密度組網的發射紀錄。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衛星制造端和火箭發射端聯動配合,初步形成了衛星互聯網批量交付、發射能力。
銀河航天工程師孫朋朋:打造了100公斤至2000公斤級衛星的完整制造鏈條,產線可以滿足年產100顆到150顆中型衛星的研制能力,研制周期縮短了80%,讓批量造星成為可能。
而火箭方面也在顯著提升入軌能力。長征八號甲火箭近期連續兩次成功發射,面對低成本、高頻次的發射需求,火箭進行了諸多適配改進。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上萬顆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需求,當前行業苦于缺乏大運力和低成本的組網火箭。
9月15日,天龍三號火箭一子級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進行了靜態點火試驗。
火箭一級配置了9臺液氧煤油發動機并聯工作,總推力超800噸,刷新了國內商業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推力紀錄。這也是一款有望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20噸的大型液體可回收火箭,計劃年內首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視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