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23:03:17
10月20日收盤后,東土科技宣布正籌劃收購高威科100%股權,或助高威科曲線上市。高威科是綜合性自動化高新技術企業,14年間3次IPO失敗,超六成營收來自技術集成產品銷售,主要供應商集中。東土科技近年聚焦工業網絡和智能控制,今年以來布局具身智能及半導體行業,此次收購與其轉型方向有所重疊。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魏文藝
近14年來三次沖擊IPO失敗后,高威科或將借道東土科技(300353.SZ,股價24.27元,市值149.23億元)實現曲線上市。
10月20日收盤后,東土科技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發行股份等方式,收購北京高威科電氣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威科”)100%的股權。
目前,該筆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東土科技正在與高威科各股東接洽,最終交易對方以公司與標的公司各股東洽談的情況為準。據悉,此次交易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包括高威科實控人張潯、劉新平及其他股東在內的全部43名股東。


圖片來源:東土科技公告
“本次交易對方的范圍尚未最終確定,最終確定的交易對方以后續公告的重組預案或重組報告書等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信息為準。”東土科技在公告中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注意到,這已是高威科近14年來第四次嘗試登陸資本市場,此前三次IPO(首次公開募股)進程均以失敗告終。
公開信息顯示,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2月21日,是一家集提供工業自動化產品、系統開發、軟件開發、系統集成、OEM(代工生產)配套、自動化控制工程承包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自動化高新技術企業,是三菱、施耐德、SMC、北元電器、山洋、西門子、ABB等國內外知名自動化產品制造商在國內的重要代理商之一。
高威科曾在招股說明書中介紹稱,公司的客戶涉及冶金、印刷、紡織、包裝、注塑、汽車等一系列行業。2019年至2022年間,超過千萬元規模的客戶名單中包括經緯紡機、帝爾激光等多家上市公司。
近14年間,高威科曾三次沖擊上市,但均告失敗:2011年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首發上市申請,2012年1月證監會做出不予核準申請的決定;2015年再次提交申請,后于2018年1月撤回申請;2022年6月再度謀求創業板IPO,次年9月過會,但最終在2024年9月撤回申請。
此次交易則是高威科第四次沖擊資本市場。
據高威科方面披露的財務數據,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高威科分別實現營收11.07億元、13.15億元、16.35億元、15.24億元及7.39億元。
不過因超六成營收來自技術集成產品銷售,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高威科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僅為1814.65萬元、3704.99萬元、4728.40萬元、5860.42萬元以及3103.57萬元。
據高威科介紹,其技術集成產品銷售并不涉及產品生產,主要通過增值服務實現產品銷售。該類增值服務包括售前咨詢、控制功能方案設計、產品選型、應用軟件開發、界面開發、功能測試和(或)現場調試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威科的主要供應商相對比較集中。2020年至2022年間,高威科從前五大供應商采購的產品金額分別為8.85億元、11.35億元和10.73億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為78.13%、78.09%和78.89%,對主要供應商的采購占比較高。
近年來,高威科曾通過收購子公司的方式拓寬經營業務。據其介紹,子公司深圳微秒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微秒”)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相關產品已應用于機器人、3C(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鋰電、光伏、包裝、紡織、物流等行業領域。
每經記者注意到,這與東土科技近期的轉型方向有所重疊。東土科技主要聚焦于工業網絡和智能控制的核心技術,公司產品分為三類:工業操作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及工業網絡通信。
今年以來,東土科技通過對外投資、設立子公司等方式布局具身智能以及半導體行業。
據媒體報道,近期,東土科技宣布通過多項戰略投資深度布局具身機器人領域,已簽署協議參股深圳逐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安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并擬領投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A輪融資。
今年8月底,東土科技還曾公告稱,與北京力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道芯致合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北京東土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東土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半導體設備領域是公司智能控制器及解決方案業務打開高端裝備制造市場的戰略切入點,公司在該領域的業務已取得突破。
“2024年以來公司與頭部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雙方圍繞半導體設備工控系統國產化替代展開深度協同,目前已完成數百臺定制化智能工業控制設備的交付,產品覆蓋半導體刻蝕、清洗等關鍵設備環節。”東土科技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